寻回山东烟台䅟糠鸡,后半场怎么做?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04-28

86岁的戚厚善怎么也没想到,只因自己多年前的一次嘴馋,竟让我国的一个地方鸡品种免于灭绝,甚至在28年后的今天,他还能吃到当年的那种美味。

这个因人嘴馋而有幸保存下来的地方鸡品种就是烟台䅟糠鸡。但过去的20多年间,在世人眼中,烟台䅟糠鸡却是处于“灭绝”状态的。

烟台䅟糠鸡。

烟台䅟糠鸡因何被再次寻回?中间有怎样的曲折故事?而寻回之后,烟台䅟糠鸡的后半场故事又将如何书写?

近日,记者专门赶赴烟台䅟糠鸡的现存地——山东省济宁市,揭开烟台䅟糠鸡的再发现故事。

张浩(右)在展示介绍烟台䅟糠鸡的羽色。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摄

缘起:覆盖全国的行动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烟台䅟糠鸡本是原产于山东省烟台地区的地方鸡品种,因外观近似农作物䅟子籽实的糠壳,故得名烟台䅟糠鸡。

烟台䅟糠鸡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性强、性情温顺,产蛋量高、产蛋性能比较稳定,同时屠宰率高、肉质细嫩,曾经是当地农民饲养的首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来品种的引入,烟台䅟糠鸡的饲养量不断下降,直到在2006年至2009年连续3年的第二次全国畜牧遗传资源调查中,当地再未找到烟台䅟糠鸡的身影,烟台䅟糠鸡也因此被宣布灭绝。

而此次烟台䅟糠鸡被寻回,则要归功于一场覆盖全国的行动——种业振兴行动。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2021年7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并提出了“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内容,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启动了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提前开启了“三年打基础”的行动安排。

“这次种质资源普查恰逢其时,如果再不进行全面普查保护,我们很有可能永远失去那些濒临灭绝的资源。”提起2021年启动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十分感慨。

这场历时3年多的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摸清了我国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区域分布、特征特性等家底,收集了一大批农业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濒危资源,成果丰硕、令人振奋。其中,包括烟台䅟糠鸡在内的10个曾宣布灭绝的地方畜禽品种也因此被再次寻回,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这次是第三次全国性的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我们对全国62.5万个行政村逐村逐户开展了拉网式排查,给每个品种建立了‘户口本’和信息库,查清了有哪些、在哪里、有多少、怎么样。”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左玲玲说。

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多民族的文化习俗,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畜禽遗传资源,是世界畜禽和蚕重要的起源驯化中心。其实,在此次畜禽资源普查中,除了畜禽,还涵盖了蜂和蚕两类物种。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畜禽种类33个,畜禽遗传资源1018个,蜂品种资源39个,蚕品种资源307个,其中地方品种占六成,猪、羊、鸡、鸭、鹅的品种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除此之外,这次普查还首次查清了青藏高原区域畜禽遗传资源的本底,填补了我国极高海拔地区的普查空白,圆了几代资源人的梦。”左玲玲说,受工作基础、交通条件、人文地理等条件制约,前两次资源普查都没有完全覆盖到青藏高原。

更令人惊喜的是,与第二次普查结果相比,我国原有的510个畜禽地方品种一个没少,还找回了曾经宣布灭绝的10个品种。它们分别是河南项城猪、浙江北港猪和龙游乌猪、四川的豪杆嘴型内江猪、山东烟台䅟糠鸡、甘肃太平鸡、广东中山麻鸭、上海水牛、云南临沧长毛山羊、黑龙江黑河马。

“烟台䅟糠鸡是在原产地六百公里外的济宁太白湖畔重新找到的,如果不是普查人员挨家挨户地普查,这些品种很可能就永远也找不到了,资源保护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左玲玲笑着说,这些资源历史悠久,弥足珍贵,能重新找回是意外收获,但也是全国性大范围普查工作和多年保护工作的成果体现。

寻找:不断扩大的普查范围

“烟台䅟糠鸡竟然在济宁发现了高度疑似群体!”2022年1月下旬的某一天,在山东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普查办”)里,看着手机上的信息和资料,专家组组长刘展生兴奋地站了起来,“这个上了红色清单、消失了20多年的品种,有可能找到了。快!联系专家,咱们尽快去现场核查。”

时间再往回倒退5个月,来到2021年8月。全国畜牧总站发布《红色清单——第二次畜禽资源调查未发现的15个地方品种》,“烟台䅟糠鸡”位列其中。山东省及烟台市普查办迅速行动,在烟台地区展开全面深入调查。

普查人员满怀期待,在原产地一家一户地走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但直至当年年底全省畜禽遗传资源面上普查工作结束,烟台䅟糠鸡依旧不见踪迹。寻找工作陷入困境,大家满心的期待被失望无情取代。

2022年1月初,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全国畜牧总站再次下发《关于深入做好2022年度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未发现品种回溯核查”。山东省组织发动烟台䅟糠鸡回溯核查工作,将寻找范围由烟台扩大到整个胶东地区,进而扩大到全省,一场“寻鸡总动员”就此展开。微信群、朋友圈,烟台䅟糠鸡的图文资料不断刷屏。

转机出现在当年的1月中旬。2022年1月16日上午,山东百日鸡家禽育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日鸡育种场”)负责人张浩在遗传资源工作群看到“寻鸡令”时,当时便觉得自己育种场中的一个鸡群与正在寻找的烟台䅟糠鸡的体型外貌特征都相似。

经过对比确认,张浩立即向所在地任城区和济宁市普查办进行了汇报。体型、体重、虹彩、皮肤,喙胫趾色……当地普查人员对照《山东省畜禽品种志》反复核对后,将情况报告给了山东省普查办。

当年2月25日,原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逯岩、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原院长王宝维、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李显耀、唐辉等专家,来到了百日鸡育种场所在地——任城区唐口镇。

“红色的羽毛,带有䅟子壳一样的飞花,这是䅟糠鸡的独有特征。”参加过第一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的王宝维,是土生土长的胶东人。推开鸡舍门的刹那,他难掩激动之情。眼前的红羽绿尾鸡,与他青年记忆中的烟台䅟糠鸡重叠。“这种鸡外表漂亮、肉质好、蛋重大,是老祖宗留下的优良地方品种,所以国家才一直这么重视,反复要求搜寻。”

核验现场,工作人员测量烟台䅟糠鸡的胫骨长度。资料图

认真查看体型外貌,详细询问成年体重、产蛋情况,再三与济宁百日鸡群体对比……经过反复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群体具有地方鸡种典型特点,而且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与品种志记载的烟台䅟糠鸡吻合度很高,应当认定为烟台䅟糠鸡的高度疑似群体。

在最后的拍照合影时刻,王宝维都还抱着鸡,久久舍不得撒手。他深知,这个鸡种的重新发现意义重大,不仅是对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补充,更是对历史和传统的一种传承。

2023年6月20日,烟台䅟糠鸡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组的现场核验。

渤海之滨的烟台䅟糠鸡为何会出现在五六百公里之外的太白湖畔?答案藏在86岁老畜牧人戚厚善的故事里。

初遇䅟糠鸡的场面,至今仍在戚厚善的记忆里鲜活如昨日。“当时不知道这个鸡叫烟台䅟糠鸡,当地人就叫它土鸡,但它长得绿尾红袍,像是从年画里走出来的,非常好看。”1997年,戚厚善在蓬莱拜祖戚继光故居时,受到同宗好友的热情招待,席间尝得一美味鸡肴,顿觉鲜香不同寻常。“我当时就觉得这鸡特别好,肉质好、味道也好,长得也好看。”戚厚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旧如数家珍。

为了这口鲜美,戚厚善在烟台、蓬莱地区辗转收集了500余枚鸡蛋后带回了济宁,孵化后一直养在黄河滩区的一个朋友处。2006年前后,朋友不再养鸡,戚厚善便将该鸡群赠予了学生张浩,由他继续繁育。

就这样,渤海之滨的烟台䅟糠鸡定居在了太白湖畔,隐姓埋名,默默地繁衍,直至此次被重新发现。

坚守:育种人的追求

从济宁市中心驾车出发,往西南方向行驶半个小时,经过一片片庄稼地后,便到达了百日鸡育种场。与平常见到的“高大上”的肉鸡、蛋鸡养殖场不同,这家养殖场,不论从外观还是内部装备,都显得些许“简陋”。

40年前,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畜牧专业毕业后的张浩来到了济宁原种猪场下辖的北郊种鸡场工作,跟着当时的场长戚厚善开始养鸡。

虽然保种场名字叫百日鸡育种场,但在场里,现在还保存着4个不同的地方鸡品种,而最多时,还曾达到过8个品种。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品种?不怕品种互相混杂吗?

“对育种人来说,保种、改良、选育新品种已成为工作的固定模式。保种选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能让本土品种受到大众的认可,得到有效地推广利用。”张浩解释,百日鸡虽然体型小,但是性成熟早,优秀个体可以百日龄左右产蛋,是很好的蛋用型鸡,“但百日鸡的体型小,蛋重也小,我们就想找其他鸡品种与它杂交配套,正好烟台䅟糠鸡蛋重较大,我们就将这个群体留了下来。”

烟台䅟糠鸡公鸡在林间嬉戏。资料图

要想不让鸡混种,在品种少、空间大的情况下,可以将不同鸡群分开饲养。但是,随着养殖场内保存的品种越来越多,养殖空间的限制越来越明显。

为了防止不同品种鸡群混杂造成品种杂交,张浩想了个新主意——给鸡剪趾。给百日鸡剪左脚中间趾,给绿壳蛋鸡剪右脚中间趾,烟台䅟糠鸡不剪……每个品种的鸡剪不同的脚趾,这样,通过脚趾就能分辨到底是什么品种的鸡。

通过剪趾的方式,包括烟台䅟糠鸡在内的4个品种都得到了很好保存,烟台䅟糠鸡纯种群体存栏量也达到了公鸡120只,母鸡4000只。

走进烟台䅟糠鸡的鸡舍,鸡鸣声震天,待人一靠近,母鸡纷纷往后退,而公鸡则气势汹汹地扬着脑袋啼叫着。趁其不备,张浩眼疾手快,抓住了一只母鸡,展示其最具特点的“䅟糠色”。看着母鸡身上的独特花纹,羽毛末端的黑色斑点被中间的一条白色细条纹一分为二,的确与作物糠壳有些相似,还有些许像葵花籽壳。

过了一会儿,他又抓来几只不同羽色的公鸡和母鸡,羽色有深麻、浅麻、麻、栗麻、白等不同羽色。这不免让人疑惑,一个品种里有这么多不同的羽色吗?

“当然了,就跟黄种人也有很多不同肤色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的鸡,也会有很多不同的羽色。”山东省畜牧总站正高级畜牧师陶家树解释,烟台䅟糠鸡中的“䅟糠色”之所以占比多,更多的原因是人为选择的结果,人们喜欢这个颜色,就更倾向于留下这个颜色的鸡,而其他颜色则被逐渐淘汰。

“但这对保种来说是不好的。”张浩说,与选育不同,保种需要让群体保持更多的基因,确保群体基因的多样性,而选育则是选择优势性状基因,让其能稳定遗传,有助于生产利用。

为了维持烟台䅟糠鸡群体的基因多样性,张浩将多只公鸡的精液采集混合后进行人工授精,人为实现鸡群的随机交配,鸡群羽色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目前,烟台䅟糠鸡羽色已达到7种,就连曾经因市场不喜而淘汰的白羽烟台䅟糠鸡在养殖场里也随处可见。

张浩在展示介绍白羽烟台䅟糠鸡。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摄

探索:地方畜禽品种的未来

在2024年发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中,猪、鸡、牛、羊等传统畜禽的地方品种共有612个,其中鸡的地方品种有140个,与2021年发布的版本相比,地方品种的总数和鸡的地方品种数分别增加了73个和25个。这些地方品种的性能优异、特色明显,抗病抗逆品质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资源。足以见得,历时3年的全国种质资源大普查成效显著。

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找到这些地方品种之后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要务是进行抢救性收集保护,避免濒危资源的灭失。”左玲玲介绍,经过调查评估,我国目前畜禽地方品种濒危数量占比为10.1%,明显低于2016年的18%,也远低于全球21.4%的水平。“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还有61个畜禽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其中就包含了6个重新发现的地方品种。”

保护好这些濒危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边普查边保护的要求,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畜禽濒危资源抢救性保护方案,制定了“一品一策”保护措施,实行保护工作组和专家组双负责制,全方位落实三方责任,即省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市县政府的属地责任和保护单位的主体责任。

最新调度情况显示,61个濒危畜禽地方品种存栏数量已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性增长。如内蒙古河套大耳猪由106头增加到295头,西藏阿沛甲咂牛的公牛数增加了4头,酃县白鹅濒危等级由“严重危险”降低到“危险”。

同时,为更好地保护畜禽遗传资源,农业农村部不断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原位保护和异位保存相结合、活体保护与遗传材料保存相补充、国家保护与省级保护相衔接的保护利用体系。

目前,世界单体最大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正加快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能够基本完成,届时畜禽遗传材料的保存能力将达到3300万份。此外,目前已确定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227个,省级保种单位671个,初步形成了国家库、区域库、保种场保护区相衔接的三道保护屏障,为畜禽遗传资源建立了完备的保护网络。

而在保护之外,如何利用好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也是行业专家思考的问题。

“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物质基础,普查收集只是第一步,核心还是要让这些资源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真正发挥作用,让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刘旭说。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持同样观点。2015年,曹兵海在湖北省枝江市发现了当地的本土牛种夷陵牛有生产雪花牛肉的潜质,当即便带领团队进行夷陵牛的品种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2017年,夷陵牛成功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同年,夷陵牛雪花牛肉新品发布会也成功召开,夷陵牛雪花牛肉上市。截至目前,夷陵牛已形成“保种-育肥-屠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年产值8300多万元,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养殖,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牛”。

夷陵牛的成功开发利用为地方畜禽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思路,但这对烟台䅟糠鸡来说,目前还不能完全复制。

“最大的问题还是技术力量不足。”张浩说,包括他自己在内,保种场目前一共只有8个人,都是来自周边的村民,养殖、保种、选育等技术都是他自己给养殖人员培训的。“现在保种场规模小、效益低,技术人员就难找,我们都是边学边干。但不管怎样,都要把这些鸡种保护好,不能遗失了。”张浩说。

此外,虽然烟台䅟糠鸡得到有效的抢救性保护,但仍然处于群体规模较小的境地,企业扩群增量意愿不强,产业链条短、商品化程度不高,难以创造效益,优质不优价问题突出。

不只是烟台䅟糠鸡,对于大多数畜禽地方品种来说,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以济宁市为例,目前全市畜禽遗传资源中,有近八成的保种场经营困难,得到开发的资源不足30%,实现产业化经营的不到十分之一,“弱、小、散”特征较为明显。济宁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程功库介绍,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对烟台䅟糠鸡等濒危品种进行抢救性收集保护,同时对接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根据抢救性保护工作方案,切实做好国家、省、市、县、企业五级联保,确保品种提质增量。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提升保种场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品种保护的成效。

如何利用好收集到的畜禽遗传资源?刘旭认为,要加快资源的鉴定和挖掘,强化资源改良和创制,同时,要推动资源的共享和利用,让优质种质资源被社会和育种家利用起来。当前,我国已启动实施种质资源改良计划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着力破解种质资源不足的困境,为加快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供种质支撑。

“三年的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了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一批阶段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刘莉华介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对标农业强国建设的要求,按照种业振兴行动“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部署安排,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种质资源的鉴定挖掘和改良创制,推动资源的共享利用。加力推进育种创新攻关,加强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的选育推广。加大对阵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种业企业。持续优化育制种基地的布局,提升种源的供种保障能力。同时,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净化种业市场,确保种业振兴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蒋欣然 王婉晴

微信聯同港鐵推「同行碼」 最多三人掃碼搭港鐵

2025-04-28

中移動香港於6月底終止3G服務

2025-04-28

DONKI小西灣店5·31結業推優惠 攻港6年首次關店

2025-04-28

記得收藏! 太多「散銀」要清理? 收銀車接下來將去7個地點 (含詳細資料)

2025-04-28

商經局:關稅戰下有危亦有機 更積極助香港企業對接國家市場

2025-04-28

日本三冠馬后「自由島」戰死沙田馬場

2025-04-28

德国候任总理公布拟任内阁名单

2025-04-28

法国对监狱遭袭事件嫌疑人展开大规模抓捕 二十余人已落网

2025-04-28

经济低迷 韩国主要信用卡违约率创十年来新高

2025-04-28

普京发表声明感谢协助俄军收复库尔斯克州的朝鲜军人

2025-04-28

沙田廣源邨大樹突倒塌 65歲女途人絆倒受傷

2025-04-28

佩斯科夫:俄美总统暂无新通话安排

2025-04-28

李兆基喪禮 │ 十位重量級人士扶靈 梁振英、陳國基等送別「四叔」最後一程

2025-04-28

香港3月出口按年增速加快至18.5% 連升13個月

2025-04-28

衞生署:推進香港註冊傳統口服中成藥在內地上市註冊簡化審批安排

2025-04-28

特朗普执政将满百天 支持率大幅下降

2025-04-28

黃金周料490萬人次陸路進出香港 周六及下周一出境和入境高峰

2025-04-28

工聯會5.1國際勞動節酒會

2025-04-28

唱响奋进新征程的劳动者之歌

2025-04-28

国家卫健委:噪声超标问题较突出 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亟须加强

2025-04-28

“五一”假期出行如何保障安全有序?这些“几要”“几不要”需记牢!

2025-04-28

国家能源局:3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项目共4455个

2025-04-28

外贸出口企业“苦练内功”赢得市场话语权 政策支持助企出海“轻舟踏浪”

2025-04-28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5-04-28

来西双版纳,感受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

2025-04-28

透过数据看“流动”中的“五一”假期活力四射 “ChinaTravel”涌热潮

2025-04-28

5G进入“生命禁区” 可可西里库赛湖连通5G信号

2025-04-28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28

山西省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尚金华接受审查调查

2025-04-28

深圳直达布达佩斯 大湾区首条中欧班列电商快线开通

2025-04-28

跟着总书记读懂中华文明丨遇见三星堆 跟着总书记探寻文明之光

2025-04-28

新,高质量发展看动能——关键词看中国经济“一季报”(中)

2025-04-28

共同守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2025-04-28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25-04-28

【央广时评·提振消费⑧】首发经济“种草” 激发市场多元需求

2025-04-28

新爆点、新业态、新体验、新场景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热度攀升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