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据美联社消息,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馆两名工作人员于当地时间周三晚上在首都犹太博物馆外遭枪击身亡,震惊国际社会。
警方称,30岁的芝加哥男子埃利亚斯·罗德里格斯在行凶后高呼“自由,自由的巴勒斯坦”被捕,案件被定性为反犹太主义驱动的“针对性暴力”。
(5月22日星期四,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馆两名工作人员在华盛顿首都犹太博物馆外遭枪杀后,执法人员赶赴现场。美联社/Rod Lamkey, Jr. 摄)
袭击过程与逮捕细节
据华盛顿警方通报,当晚两名受害者(一男一女,以色列籍与美国籍)与其他两人离开博物馆活动时,遭潜伏在外的罗德里格斯近距离枪击。目击者称,嫌疑人作案后进入博物馆,被安保人员控制。
现场视频显示,罗德里格斯被捕时挥舞红色头巾并反复呼喊巴勒斯坦口号。警方强调,案件系“孤立事件”,社区暂无持续威胁。
受害者身份与以方反应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谴责这是“反犹太主义的恐怖行径”,透露两名遇难者为即将订婚的年轻情侣,男方原计划下周在耶路撒冷求婚。
以色列驻美大使莱特称,受害者中一人为大使馆以色列雇员,另一人为美籍工作人员。以方已要求全球使领馆升级安保。
美方表态与司法进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疾呼“仇恨在美国无立足之地”,司法部长帕姆·邦迪与检方负责人珍妮·皮罗亲赴现场。
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邦吉诺指案件“动机明确”,司法部将全力追责。
目前罗德里格斯暂未委托律师发声。
地区冲突与事件背景
此次袭击正值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新攻势之际。自2023年10月哈马斯突袭引发战争以来,以军行动已导致加沙超5.3万人死亡,人道危机持续加剧。
半岛电视台播出的嫌犯视频进一步激化舆论对立。
博物馆安全与社区震荡
案发的首都犹太博物馆一周前刚获50万美元政府安保拨款,执行董事古尔维茨曾担忧其犹太与LGBTQ主题展览可能招致威胁。
大华盛顿犹太人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普鲁斯哀悼称,事件凸显“反犹太暴力的悲剧”。
历史脉络与僵局
此次袭击再次折射以巴百年冲突的阴影。以色列1948年建国后,其外交官屡成袭击目标,而巴勒斯坦人争取建国的努力因和平进程停滞陷入僵局。
分析认为,加沙战火与外溢的意识形态暴力恐令局势更趋复杂。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