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这两天,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正在北京举行,一批新的交通运输装备、技术亮相。
这款多功能道路检测车后边新加了一块板,这块板不是防泥用的,而是探地雷达。通过它在行进过程中可以探测地下5米的路基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找到隐性的病害。
除了探地雷达外,在上方还装有一套三维摄像设备,可以在公路上以正常车流速度同步快速检测路况。在车载监测屏幕上,就可以看到探地雷达生成的影像。
除了公路养护方面越来越智能外,绿色低碳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新应用也是一大看点。在展会现场,通过沙盘演示了如何利用绿电来生产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绿色航油等可持续燃料的技术路径。
在展会现场,多家参展企业还带来了最先进的无人运输设备。这台无人驾驶飞行汽车是首次在内地亮相,其机身结构碳纤维使用率超过90%,大大减轻了机身的重量,有效提升了飞行效率与续航能力。
据介绍,这款飞行汽车2026年就将投向市场,目前意向订单量已经超过1000台。加大交通科技创新力度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就,智慧绿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下一步,要加大交通科技创新力度,为全球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和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大幅提升。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运,“复兴号”高铁、C919大飞机等重大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攀升。
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智慧港口、智能航运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自动化码头规模数量居世界首位。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刚表示,要加大对交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装备智能化升级。
王刚表示,要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智慧交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