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4日),立法會議員周文港聯同一眾「G19」立法會議員會見行政長官李家超,提交題為《尋求突破,開創新機:2025年施政報告建議書》。周文港認為,現屆特區政府在發展金融、商貿、創科,尤其在「搶人才」、「搶企業」、建設香港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以及優化市民置業階梯等工作,成果明顯,貫徹落實了「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的主體施政理念。
早在6月開始,周文港和團隊已通過舉辦座談會、致電、發信、發訊息等方式,廣泛徵求了社會各界別的意見,並撰寫成《施政報告建議書》,概分為以下4大方面:
1.「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
2.「鞏固優勢,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開拓新機」
3.「推動多元經濟,塑造文體旅產業融合」,以及
4.「構建宜居宜業、關愛共融、老有所養的社會」;
當中,特別就加快發展國際高等教育樞紐、透過率先開發「北都大學城」以引領整個北部都會區的提速發展,以至提振股市、穩住樓市、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以盛事經濟引領大旅遊業發展,尤其改善社會民生等,共提出12條具體建議、合共35項具體措施。
就周文港一直密切關注和跟進的教育及經濟領域,主要建議如下:
教育方面,周文港建議:
率先開發「北都大學城」以引領整個北部都會區的提速發展;放寬非本地生限額;支持自資院校蓬勃發展
香港高等院校教研水平在全球享負盛名。周文港認為,因應本地大學在世界排名屢創佳績;同時美國近來又收緊留學生簽證,甚至持續改緊學術自由;特區政府務必因時制宜,及時向全球尖子學生及學者伸出「橄欖枝」,通過加強對外宣傳,並展示香港海納百川、學術自由等優勢,吸引人才集聚。周文港建議:
1.率先開發「北都大學城」以引領整個北部都會區的提速發展:發展「北都大學城」是整個北都建設中最有效益、最具效率的項目;憑藉「留學香港」品牌所產生的周邊經濟效應、科研氛圍,以及高端人才集聚等效益,有利政府向外推廣北都的發展優勢和機遇,進一步吸引海內外投資者來到香港,帶動北都核心板塊以至整個北都的長足發展;
2.注資20億元,推出新一輪「傑出創科學人計劃」:鑒於美國持續打壓學術自由及科研界別,全球多國均積極吸納這批「科研難民」;特區政府應當把握機會,透過推行第二輪「傑出創科學人計劃」,進一步吸納國際科研領軍人才來港,並一併招攬其團隊,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和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3.放寬「八大」及自資院校錄取非本地生限額至「額外五成」,成立專責辦公室招攬學生、學者:教育局可考慮將其錄取非本地生的限額由「額外四成」再提升至「額外五成」,以向全球、尤其是歐美學生釋出強烈訊號,歡迎其來港升學。亦可參考「人才服務辦公室」的做法,設立專門的實體辦公室或網上平台以支援「八大」非本地生及學者;
4.支持自資院校發展,促進高等教育界別百花齊放:新修訂的《專上學院條例》主要條文將於明年8月1日生效;為了繼續發揮自資院校在開辦香港和鄰近地區所需的應用型人才課程的作用,以及為本地基層及海內外學生提供優質就學機會,建議教育局與國家教育部爭取盡快落實,所有自資院校在招收MMT(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的政策上待遇一致(亦即可招收額外四成的非本地學士學位學生),助力所有自資院校發展成為「應用科學大學」。
經濟方面,周文港建議:
鞏固提升「三中心」(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促進多元經濟:持續優化股市樓市政策、發展「總部經濟」、大力發展「演唱會經濟」刺激內需、優化「粵車南下」安排
眾所周知,金融、貿易、航運「三中心」產業和樓市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命脈,特區政府不遺餘力振興股市和穩住樓市,有望發揮財富效應,打破近期出現商業地產下跌的現況,築牢各行各業發展的基礎;而推動大旅遊業發展、培育「演唱會經濟」和「銀髮經濟」等產業,則可為香港內部消費市場,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周文港對經濟範疇的建議如下:
1.進一步加強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引入更多元的IPO投資者結構,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把握人工智能(AI)時代的發展機遇,借鑒港交所上市規則18A和18C的改革經驗,對AI及上下游行業例如數字基建、半導體等推出有針對性的上市規則,以便利更多AI科技類企業來港交所上市;研究設立「中概股回流辦公室」,為有意回流香港市場的中概股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2.發展跨國供應鏈管理的「總部經濟」,引領港商和內企出海:投資推廣署與貿發局可以聯合本地商會、專業團體等組建招商團隊,定期舉辦推介活動,吸引更多的內地及境外大型企業來港設立海外總部;考慮由貿發局主導推動建立官商協作的「新興市場資訊共享平台」,整合海外新興市場的宏觀經濟、行業報告、政策更新、潛在合作夥伴名錄等關鍵資訊,向有意「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及時、權威的資訊;
3.大力發展「演唱會經濟」,刺激香港內部消費:建議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成立一站式的服務窗口,並補貼巨星來港落戶啟德體育園或紅館舉行演唱會,集中火力做好一件盛事,加強推廣香港的國際形象,吸引更多人來港消費;並推出「演唱會港人專場」,刺激本地人留港消費;
4.優化「粵車南下」安排,促進香港的內部消費:據悉,「粵車南下」首階段會安排廣東省「南下」私家車進入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香港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並每日讓100輛南下車輛進入香港市區;建議運輸及物流局在首階段實施短時間後,至少盡快將相關適用範圍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擴大至鄰近機場大型商場、迪士尼樂園一帶在內的大嶼山特定區域,以便「粵車南下」使用者來港購物,促進香港的內部消費。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