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场景,看广东产业体系向新(活力中国调研行)

3组数据,见证广东产业实力——

有产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超四成。

有集群,已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等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拥有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有体系,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电子信息制造、汽车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产业兴则经济兴。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主动作为,前瞻布局。广东咬定实体经济不放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1微米的技术突破,看传统产业跃迁升级

走进潮州三环公司展厅,电子元件产品琳琅满目。托盘里,一粒粒芝麻大小的长方体泛着光泽,这就是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

“别看它不起眼,可是电路的稳定器,有电路板的地方就有它。一台智能手机要用千余个,一辆新能源汽车要用上万个。”公司副总裁邱基华捏起一粒产品介绍,1毫米的厚度内堆叠着上千层陶瓷介质膜。

陶瓷介质膜越薄,电容器的体积越小、性能越强、应用越广。“高端产品技术难度大、壁垒高,关键技术长期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邱基华说,2020年公司组建了项目团队,持续攻关,终于在3年后突破高端MLCC生产关键技术,实现了陶瓷介质层从5微米膜厚到1微米膜厚的飞跃,并推出高容高压、高强度、高频系列产品,可满足多种消费场景需求。

闯出新路天地宽。如今,潮州三环MLCC产品已批量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领域,不仅成为拉动公司营收增长的有力引擎,也助推高端电子元件产业链更加完善。

潮州三环的“点瓷成金”路,是广东加快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生动缩影。向转型要动力,今年上半年,佛山、江门入选全国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去年全省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向创新要活力,惠州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打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实力雄厚的传统产业是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信心和底气。我们着力打造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相当一部分是传统产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注重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的生产质量效益,培优做强一批万亿元级传统优势产业。

从无人机的迎风直上,看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未来,在天上飞行的,除了飞机、飞行汽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可能还有“你”自己!

起降占地面积不足1.5平方米、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能在复杂天气稳定飞行……广州南沙,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一款能载人“上天”的单人喷气飞行背包引人注目。

“这款飞行背包尺寸小、灵活性高,可用于应急救援等场景,为施救争取黄金时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师陈旭智介绍,今年初,飞行背包首次实现载人样机多科目自由飞,未来有望成为民用通勤的新方式。

深圳龙岗区,一处户外测试场地上,一台配备60升容量水箱的农业无人机缓缓升空,达到预定高度后,一边盘旋,一边对草坪进行喷洒作业。

这款Q100农业无人机,出自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适用于喷洒、播撒、运输、航测等多种农业植保作业任务。公司深圳基地总经理李晓亮介绍,该产品已在国内多地投用,并出口东南亚市场,今年销量有望达到10万台,拉动公司营收突破10亿元。

低空经济“迎风而上”。拓场景,去年4月,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在中山启动,目前两条商业化物流航线每天飞行10个架次;抓基建,去年底,广东省开通5G—A基站超1.1万个,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率先建成一批低空起降场(点);强标准,龙岗区正积极推进无人机技术指南、低空技术规范等标准化建设……

空域改革、设施建设、产业布局,政策合力托举低空经济“高飞”。“目前,广东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相关企业1.5万余家,在城市治理、空中交通等多个场景形成‘你追我赶’的格局。”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正以应用场景为抓手,深入拓展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从机器人的“七十二变”,看未来产业蓄势积力

一台机器人,能有多少种变化?

步入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仿佛行走在“机器人大世界”:医疗试验区,微纳米级别的医疗机器人能灵活抵达病灶靶区,精准投放药物;转入家庭场景,家政机器人逐一捡取杂物、自动打扫房间;踏足工业区域,巡检机器人牢牢附在桥梁主缆上,完成高空检修……

“在这里,来自不同学科、面向不同需求的研发团队共享场地、协同研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告诉记者,研究院聚焦健康服务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两大方向,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基础、原创和共性技术研究,“2019年成立以来,已申请发明专利300多项。”

实验室里迸发的创新力量,在完善产业链的加持下,快速转化为可观的产业体量。

深圳“机器人谷”,奥比中光科技公司展厅内,送餐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忙碌穿梭,却井然有序。

“奥秘就在内置的3组3D视觉传感器里。”公司创始人黄源浩说,通过传感器和AI算法实时采集和生成高精度的人、物、空间三维模型,让各类智能终端具备感知能力,“经过10年开拓,目前国内市场每10台服务机器人中就有7台长着我们造的‘眼睛’。”

产学研用“攥指成拳”,助推产业蓄势成势。如今,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中心,珠三角协同发展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集成应用”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初步建立。2024年,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900亿元,整体实力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传统产业跃迁、新兴产业聚势、未来产业谋远,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托起一个活力充沛、动能澎湃的新广东。

(陆颖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5日 02 版)

“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更多动能

2025-07-05

看好中国市场增长潜力——访瑞士日内瓦旅游局长阿德里安·热尼耶

2025-07-05

哈马斯称积极回应停火提案 以媒披露协议细节

2025-07-05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许如梅:芳华热血映琼崖

2025-07-05

“国之重器”高调亮相传递明确信号 山东舰航母编队入港“拉满”民族自豪感

2025-07-05

遇上雷电天气,怎样做保安全?“躲”“防”“避”“护”要记牢↓

2025-07-05

商务部就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答记者问

2025-07-05

新路径、新能源、新进展不断涌现 多领域“捷报”频传澎湃发展新活力

2025-07-05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2025-07-05

学而时习之丨铭记历史就是为了开创未来

2025-07-05

以“新”提“质” “两新”政策显效释活力

2025-07-05

晶采观察丨青春力量 赋能新征程

2025-07-05

【理响中国】青春考卷如何作答

2025-07-05

时代新青年,如何拓展有为新空间?

2025-07-05

把道理说进心坎里

2025-07-05

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万科24条兴邻居公约首次落地贵阳

2025-07-05

前5月同比增长 55%!贵阳国际陆港集装箱吞吐量超15万标箱

2025-07-05

马斯克欲创第三党,美国专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2025-07-05

美国得克萨斯州洪灾已致24人死亡

2025-07-05

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 塞尔维亚农作物可能大幅减产

2025-07-05

巴基斯坦卡拉奇一栋楼房倒塌 已致14人死亡

2025-07-05

25万人凌晨4点蹲守直播等地震 预言时间点已过:没震

2025-07-05

美军方暂停一个关联马斯克企业的试验项目

2025-07-05

中国足协:超2.5万人注册球员自荐系统 303人进入备选库

2025-07-05

北方“桑拿天”还要“蒸”多久?

2025-07-05

如何快速判断是否中暑或已经引发热射病?怎么急救?医生解答来了!

2025-07-05

如果你接到一个“700xxxxxxxxxxxx”来电 是接还是不接?

2025-07-05

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七次会议在巴黎举行

2025-07-05

政策利好+文创“圈粉” 从“中国游”带火“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2025-07-05

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 重大水利工程加速推进

2025-07-05

暑期博物馆四大推荐:恐龙蛋、角岛鲸、兵法简、深空展

2025-07-05

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

2025-07-05

祖国各地盛夏景色壮美如画 “美丽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2025-07-05

预防儿童和非机动车突然窜出 这些“危险”位置要注意|安全提示

2025-07-05

人工智能技术为转型按下“加速键” 钢铁产业正变得更“绿色”、更“聪明”

2025-07-05

9000亿元、379项、77条……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落地见效驶上“快车道”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