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大拿牛增亮执管华泰人寿!半年连升两级、年薪瞄准行业天花板

市场资讯2025-07-11

来源:机构之家

7月10日,华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人寿”)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任职资格审查核准(京金复〔2025〕391号),自2025年7月10日起,牛增亮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值得注意的是,距离牛增亮担任副总经理、总精算师仅过去约半年时间,其晋升速度之快,令人瞩目。

来源:公司公告来源:公司公告

华泰人寿之名,既有“中华”之底蕴,亦有“泰康”之期许,但成立20年来,其市场存在感不温不火。尽管薪酬水平在业内堪称顶尖,但业绩表现却难言亮眼:2020-2023年保费增速长期徘徊于个位数,2022-2023年甚至累计亏损近10亿元。2024年虽借利率切换窗口实现27.1%的保费增长,但2025年一季度再度回落,暴露出增长动能的脆弱性。

华泰人寿的二十年,恰是中国寿险业从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缩影。牛增亮的上任,或许意味着公司延续精算思维主导的经营惯性,意在“稳”字当头。但行业竞争已进入深水区,头部公司凭借生态壁垒碾压,中小险企则纷纷寻求差异化生存。华泰人寿若不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找到可持续的增长极,恐将继续困在“高薪低存在感”的尴尬境地。

高管薪酬优渥、精算色彩极为浓厚

在华泰人寿总经理职位空缺三年后,拥有双重精算师资格(中国精算师、北美精算师)的牛增亮正式接掌帅印。这位拥有31年保险从业经验的“老将”,成为华泰人寿成立以来的第五任总经理,也是继刘占国之后又一位精算背景的掌舵者。

图中人物系 牛增亮

翻开牛增亮的履历,可谓典型的“精算师成长路径”。1994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精算研究生班,同时也是中国最早一批精算师,1994年入行于平安人寿精算部,先后在美国通能精算顾问公司、英大泰和人寿等机构担任要职。2018年加入安达人寿后,其职业生涯迎来重要转折——不仅在香港区域总部及美国全球总部负责产品开发定价,更直接参与安达与华泰的精算协同工作。这段经历为其2024年空降华泰人寿埋下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牛增亮的晋升速度堪称“火箭式”:2024年10月以临时总精算师身份加盟,2025年1月即升任副总经理兼总精算师、首席风险官,短短半年后便正式执掌总经理职位。这种快速晋升既凸显其专业能力,也折射出股东方安达保险对其的器重。

其实,华泰人寿对精算背景高管的青睐由来已久。前任总经理刘占国同样毕业于南开大学,拥有保险学专业博士学位,同时拥有中国精算师资格。在其任期内(2016-2022),华泰人寿经历了从盈利到亏损的波动周期。刘占国卸任后,总经理职位空缺长达三年,期间先后由李平坤、李林、郑少玮等临时负责人轮替,直至牛增亮正式接任。

除总经理外,华泰人寿其余高管团队架构呈现出“专业纵深+战略互补”的鲜明特点:以5位副总经理为核心(李平坤、苏梅、李明明、王文旭、韩悦)形成前中后台全覆盖的管理矩阵,其中苏梅身兼四职(首席风险官/人才官/董秘/副总)凸显中枢地位;3位精算师(李明明、骆琦、席岳)分别担任首席市场官、首席投资官、总精算师,搭配律所出身的博士合规官熊侃、双注会审计官王军华,构建起技术型风控体系。

来源:公司官网;机构之家整理来源:公司官网;机构之家整理

目前,公司高管阵容堪称“精算师俱乐部”,总经理牛增亮领衔的管理团队中,四位核心成员均持有精算师资格。这种对精算背景的执着,与华泰人寿的外资基因密不可分。作为安达保险集团旗下重要成员,华泰人寿继承了外资险企重视精算技术的传统。放眼同业,友邦保险等外资巨头同样偏好精算背景的高管,这已成为行业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从薪酬来看,2024年公司最高年薪飙升至574.58万元,11位高管总薪酬达3536万元,人均321万元的薪酬水平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这一数字较2023年的2600万元总薪酬和364万元最高年薪呈现显著跃升,涨幅之猛令人侧目。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整体降薪的大背景下,华泰人寿的薪酬逆势上扬,与其2024年勉强扭亏净利润3757万元的业绩表现形成微妙反差。随着精算背景的牛增亮正式掌舵,其薪酬待遇势必向行业顶尖水平看齐,这将进一步考验公司“高薪用人”策略与经营效益的平衡之道。

来源: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源: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20年转型路,从困境到拐点再到深水区

从历史业绩来看,2020年至2023年,华泰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如蜗牛爬行,分别为1.0%、3.6%、9.9%和2.8%,个位数的增长曲线背后,是这家外资系险企在行业转型浪潮中的挣扎。彼时,华泰人寿的净利润已连续四年下滑,2023年更是巨亏8.93亿元。

数据来源:历年年报数据来源:历年年报

然而,2024年却成为华泰人寿“拐点年”。在“1+2+3”新五年战略的推动下,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同比激增27.1%至92.93亿元,新单保费暴涨140.1%,新业务价值增长51.5%,综合投资收益率高达12.73%。然而,步入2025年一季度,业务收入骤降8.7%,而早在2024年四季度,单季增速就已滑落至个位数,具有明显的利率切换前夕的短期刺激特征。

然而,一季度公司却实现0.93亿元盈利,较去年同期2.86亿元的亏损大幅改善,这种收入与利润的背离走势,折射出公司在业务结构调整与盈利模式转型中的阵痛与取舍。

2025年正值华泰人寿成立20周年,其“新五年”战略以客户为核心,聚焦菁英营销员、康养生态与数字化三大支柱。这一布局看似契合行业趋势,但落地难度不容小觑。以营销员渠道为例,头部险企早已在“精英化”转型中确立优势,华泰人寿的“3.0”版本能否实现差异化突破?康养业务需重资产投入,对资本实力提出更高要求;至于数字化竞争,这几乎是行业的普遍选择,属于不得不为之的举措。

在寿险行业从“跑马圈地”转向“存量深耕”的当下,华泰人寿需要构建可持续的价值增长引擎。2024年的高增长部分得益于外部机遇,但2025年一季度的回落表明,内生动力仍未夯实。若无法在客户粘性、产品创新与成本管控上形成体系化能力,短暂的业绩反弹恐难转化为长期竞争力。二十年之际,华泰人寿的转型,才刚刚触及深水区。

美国高调援乌背后是“卖武器 做生意” “美国优先”欲迫使北约国家消耗资源

2025-07-16

美“关税大棒”效应显现 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

2025-07-16

中方强调安理会红海相关问题决议不应被曲解滥用

2025-07-16

3次缺席传唤调查 尹锡悦被韩国检方禁见律师及家属以外人员

2025-07-16

特朗普说将对部分较小国家征收10%以上关税

2025-07-16

国际观察|关税博弈加剧 多国努力应对

2025-07-16

活力中国调研行|千年瓷都“绣”新颜

2025-07-16

时政微观察丨从这些辩证关系,读懂“现代化人民城市”

2025-07-16

“碳账单”变收益单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来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2025-07-16

向好、活力、增长!从多个关键词中读出“十分信心” | 数说中国经济半年报

2025-07-16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

2025-07-16

今起生效!中国“免签朋友圈”再+1

2025-07-16

“新提法”蕴藏新发展 专家解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五个“转变”、五个“更加”↓

2025-07-16

透过多维数据“增长”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含金量” 迎难而上交出稳健成绩单

2025-07-16

夜市、夜游、“夜戏水”……缤纷“夜经济”激发夏日文旅新活力

2025-07-16

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下改作风

2025-07-16

因何奔赴一座城

2025-07-16

7.08亿立方米!我国最大“地下气仓”加仓“蓄能” 织密国家能源安全防护网

2025-07-16

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 同比上升53.9%

2025-07-16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色热土,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2025-07-16

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年上半年3.33亿人次出入境

2025-07-16

我国上半年共签发普通护照1064.8万本

2025-07-16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长春这趟中欧“钢铁驼队”,藏着“内陆开海”的奇迹!

2025-07-16

防晒衣面料添加艾草精华可抗菌、驱蚊?中消协:警惕营销话术套路

2025-07-16

谱写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篇章

2025-07-16

国台办: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充斥着谎言与欺骗、敌意与挑衅

2025-07-16

突破6.7亿吨、超462亿元 我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 交易活跃度增强

2025-07-16

中国残联: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残疾人 不得增加与岗位无关的身体条件要求

2025-07-16

向“新”而行、提“质”而上 多点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路繁花”

2025-07-16

中国残联:实施十大行动促进残疾人就业

2025-07-16

中国残联:全力推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5-07-16

一期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取得哪些成果?官方回应

2025-07-16

六大领域+三类群体+3000万人次 我国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行动

2025-07-16

爱心驿站、人防纳凉中心、喷洒作业……各地积极“战”高温保民生

2025-07-16

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多渠道培训资源,开展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行动

2025-07-16

中国残联:既要解决“有没有岗位”,更要解决“适不适合”“稳不稳定”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