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7月以来,黄淮、江淮等地多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7月16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16日白天,陕西关中至黄河下游以南大部地区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陕西关中和汉中、山西西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重庆北部、四川盆地南部、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
河南多地高温持续 建设工地调整户外作业时间
这些天,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全省有30%的乡镇最高气温超过40℃,突破历史同期极值。7月15日,郑州白天的气温突破了44℃。由于气温过高,在郑州,很多大型建设项目都调整了户外施工时间,避开了中午到下午高温时段。目前,河南省重点交通工程——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项目已经进入桥面铺装阶段,预计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为保证项目按期贯通,施工现场的工人们调整作业,弹性排班,在高温里抢时间、保进度。
错峰施工弹性排班动态调整作业时间
在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的施工现场,上午9点多,室外温度已经超过了34℃,由于施工场地比较开阔,没有什么遮荫处,在现场的第一感受是非常晒。安罗高速项目的全长是21.6公里,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沥青摊铺的工作,一个月以来,沥青摊铺施工已经完成8公里。其实,夏季是沥青摊铺的“黄金季“,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气温高,可以为沥青料提供适宜的碾压温度,保证摊铺后的路面强度高、稳定性好,这也就是常常要在高温天气里抢抓工期的一个原因。
在现场,大家也可以看到,记者身后一台摊铺机同时开工铺洒沥青料,工人们拿着铁锹在摊铺机两侧收边,将散落的沥青料铲起重新撒向沥青层,确保摊铺更加平整。记者了解到,除了摊铺机,这个作业面还有压路机、运输车等10台机械车辆在同时运行。
为了确保高温天气下工人们的作业安全,施工区域的上百名工人也调整作业时间,实行错峰施工。比如,在早晨6点到上午10点进行工作,傍晚6点到夜间10点继续工作,避开了午间最热时段。在户外工作一早一晚时段,工人们进行轮班休息,每个人在户外作业时间尽量不超过1小时。这样既可以避免高温曝晒、疲劳作业,又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除了动态调整作业时间,在现场,每个作业的路段都搭建了一组简易的纳凉篷,让大家乘凉休息,配备了解暑的绿豆汤、饮用水、西瓜,方便拿取的冰块、中型风扇,还有藿香正气水之类的防暑降温的药品。如果遇到突发中暑的工人,旁边的这台移动救助车也可以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