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今年「三伏天」由7月20日(星期日)開始,至8月18日(星期一)結束。不少市民會在「三伏天」期間進行天灸,稱為「三伏天灸」,以期獲得更佳療效。衞生署今日(18日)提醒市民,天灸療法是中醫針灸學灸法的一種,應由合資格中醫師進行,以免引致不適,甚至加重病情或受傷。巿民亦要注意,有部分人士可能不適合接受天灸,例如兩歲以下幼兒、孕婦、中醫辨證屬熱證的患者等。
天灸療法是透過藥物刺激特定穴位,從而疏通經絡、調整氣血,達致防治疾病之效。天灸療法臨床上可應用於多種病症,例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月經不調、關節疼痛等。衞生署呼籲巿民在接受天灸療法前,應先由合資格中醫師評估身體狀況,以判斷是否適合接受療程。
衞生署又提醒巿民在接受天灸療法前,應先確認服務提供者的中醫師資格,切勿隨便讓未經醫療專業註冊或認可的人士施行天灸。此類人士的專業資格和水平未獲確認,提供的服務安全性和治療效用存疑,有可能加重病情或令接受治療的人受傷。
市民如對香港中醫的執業資格有疑慮,可要求有關人士出示相關證明文件。註冊及表列中醫名單已上載至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網頁(www.cmchk.org.hk),供公眾查閱。
此外,在接受天灸療法前,亦應先了解清楚治療程序、潛在風險和注意事項等。如在進行天灸療法期間感到不適,應立即尋求醫護人員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