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王子”助力高原小村“出圈”

中国青年网2025-07-20

编者按:

2025年6月30日-7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调查中心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支持的“第五届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见习营·云南行”活动启动。当青春身影与七彩云南相遇,当传播理念结合火热实践,这场意义非凡的旅程注定精彩。一起看看师生如何在云岭大地上触摸时代脉动、淬炼“四力”真功吧!

普春林和村民一起通过直播销售家乡苹果。受访者供图

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阿着底村,村党支部书记普春林穿梭在果园里,忙着采收苹果。 阿着底 是彝族撒尼语的汉译,其意思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的苹果“沐浴”着高原纯净的阳光,生长得格外红润饱满,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的苹果树,已然成为阿着底村的经济“顶梁柱”之一。

彝族小伙儿普春林是返乡创业青年。2017年,在县交警大队工作的他辞去工作,返回生养他的大山深处。彼时的阿着底村,虽坐拥“阿诗玛故乡”的文化IP和优质高原农产品,苹果、人参果等特产却因缺乏品牌和渠道“养在深闺人未识”。那时的普春林还拿不出一套完善的家乡特产营销方案,更多的是一腔孤勇,他觉得,总得有人先蹚出一条路。

创业的艰辛远超想象。电商之路初启,普春林面对的是直播账号“冷启动”的尴尬,苹果上架后无人问津,他只能硬着头皮请亲友“捧场”。还有物流环节遇到的棘手困难:有一次,他辛苦采摘、打包好的十几箱苹果,因快递公司在转运环节中的疏忽而压坏了近半,他只能耐心地给客户一一道歉、退款。村民对他也产生了质疑:“年轻人瞎折腾,果子烂在路上,能成什么事?”

挫折没有“浇灭”热情,“土办法”里也有智慧。没有专业团队,他自己扛起摄像机,化身“苹果王子”。镜头摇晃、光线不足的山间果园里,他戴着草帽,踩在泥泞的土地上,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解种植技术:“我知道拍得不好,但真实最重要。”镜头之外,他还会带着村民一起练习直播,教村民如何在网上介绍土特产。他说:“我做得好,大家才愿意跟着做。”

普春林明白,单打独斗撑不起一个产业。面对村民对新事物的疑虑和分散经营的低效,普春林意识到,要想把事真正干下去、干得稳,就必须建立具有共同收益机制的模式。“得让村民觉得干这事不是在‘帮你’,而是在‘帮自己’。”于是,他筹划起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方面鼓励村民把零散的果园整合进合作社,另一方面尝试将苹果打造成统一品牌,走“抱团发展”之路。

汗水浇灌出硕果。如今,阿着底村的苹果年销量超100吨,年交易额突破150万元。“石缝里长出”的高原苹果,终于有了响亮的名号,人参果、辣椒等地方特产也随之远销北上广。

“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我想让更多游客来到这里,感受这种古老而悠久的民族魅力”,普春林的脚步并未停歇。他敏锐地捕捉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将目光投向村民的房前屋后。最近几年,“庭院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利用村民自有院落及周围的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的经济模式,不仅能盘活闲置院落和土地资源,也可以为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普春林找到了居住在阿着底村的云南大学退休教授李艾东,一起探讨村庄的发展规划。“李教授家院子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来到这里,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我想,如果我们村农户的院子都能美起来,再配合上周围独特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出圈’。”

获得李艾东的设计支持,普春林开始给村民做工作,“只要大家愿意拿出家里闲置房屋,我们免费给大家作设计改造”。村民们不理解,自家的房子闲置了这么久,有改造的价值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普春林带着村民代表,来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矣美堵村参观学习。“那儿就像小而美的世外桃源,整洁的水泥路、时尚的布局设计、太阳能路灯贯穿全村……”矣美堵村的景象让普春林和村民们羡慕不已。

观摩回来后,普春林带着村民们逐户清理村内乱堆乱放区域,申请资金为每户筹集30%的维修款,对村内的道路、绿化、风貌作了进一步提升。如今阿着底村通过提升改造,已逐步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到阿着底村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

普春林深知,吸引并留住那些“懂农业、爱农村、会经营”的青年,才是阿着底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活”起来、“兴”起来,让更多“燕子归巢”。

“我们这的旅游痛点还是如何让游客能多停留,现在我们还在策划苹果节、火把节等各种节日活动,未来希望形成每周一次小活动、每月一次大活动的设计,吸引更多年轻游客来打卡!”普春林充满期待地说。

風暴消息|教育局宣布所有夜校今晚停課

2025-07-20

(有片)InnoHK資助科研成果亮麗 智能配對腸道細菌菌到病除

2025-07-20

韋帕襲港│大埔鹽田仔養魚區驚濤駭浪 網民:啲魚冇晒!

2025-07-20

青協寫作計劃培育文學新血 AI時代更顯人文創作價值

2025-07-20

(有片) 韋帕襲港│天文台:下午4時10分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2025-07-20

Respect! 路政署轄下近130隊應急隊伍 隨時候命恢復路面交通

2025-07-20

韋帕襲港│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

2025-07-20

韋帕襲港│九巴部分路線下午5時起恢復有限度服務

2025-07-20

基建聯乘教育推STEAM教材 25校率先試用反應正面

2025-07-20

韋帕襲港│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

2025-07-20

風暴消息 | 十號強風下 旺角有大廈外牆的大型廣告被強風吹塌

2025-07-20

(多圖) 十號風球下的香港街頭 市民頂風前行

2025-07-20

韋帕襲港│天文台改發八號風球 晚上7時至9時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2025-07-20

新任北區民政事務專員卓穎然明履新

2025-07-20

韋帕襲港│北角大廈外牆塌棚 橫亘來回行車線

2025-07-20

颶風韋帕吹襲逾360宗塌樹 消防逆風而行守護不息

2025-07-2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会川试验站:从“一粒种子”到“一个产业”

2025-07-20

浙江:塑造农遗良品,壮大农遗经济

2025-07-20

贵阳清镇清湾9號实景交付样板间盛大开放 品质生活美好启幕

2025-07-20

多地积极应对台风“韦帕”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7-20

透过多维数据感受中国活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2025-07-20

夏日健康指南 | 三伏天,如何科学养生?

2025-07-20

停运、停航、停工……全力防御台风“韦帕” 多地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

2025-07-20

「今日入伏」盛夏登场,“最短”三伏天来了

2025-07-20

“新线+新图+新服务”拓展新场景、新热点 成为铁路客流持续攀升“新引擎”

2025-07-20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攀升催生新职业 “摆渡人” 带着国产汽车“跑”向世界

2025-07-20

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破50万亿元

2025-07-20

各路机器人身怀绝技亮相链博会 透过AI完整产业链看“大国实力”

2025-07-20

海洋经济释放“乘数效应”打造超大规模市场 “蓝色引擎”动能澎湃

2025-07-20

“跟中国做生意,太好了” 链博会记录着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

2025-07-20

多元夜游项目点燃夏日消费活力 众多特色活动你pick哪一项?

2025-07-20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9.8亿吨,同比增长3.0%

2025-07-20

新疆昭苏草原上演“万马奔腾”壮观景象 马产业蓬勃发展打造影响力IP

2025-07-20

战酷暑、保施工 一线工作者们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

2025-07-20

文体旅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赛事流量”点亮夏日消费市场

2025-07-20

好剧连台、民族风情美、“夜经济”推陈出新 开启暑期文旅市场“嗨玩模式”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