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20日)發表新一篇「局長隨筆」,介紹建造業界和教育界攜手推出「STEAM UP 想建理」項目,為中小學生製作全港首套以建造業為主題的STEAM學與教材料,除提供豐富學習素材,更能啟發他們對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的興趣,冀以基建說好香港故事,以教育築夢未來。首套教與學材料已獲25間中小學率先試用,反應正面,將陸續推廣至全港1,000間學校,讓其可於2025/26新學年使用。
首套以建造業為主題的教材套涵蓋建築、測量、規劃、園境及工程等範疇。發展局助理秘書長(政策及發展)馮鎮江指,率先試用的中小學師生,認為當中的真實工程案例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令教學事半功倍。有興趣學校可透過「STEAM UP 想建理」網頁免費下載材料。
建造業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所涉及的知識,中小學生都會學得到的。以將軍澳跨灣大橋作例子,大橋以「浮托法」安裝橋體,涉及小學科學科所學習的潮汐和浮力、中學科學科有關橋的力學及工程原理,以至高中階段化學及科技科的學習內容。同時,大橋的雙拱鋼橋外型,猶如一個數學符號,若以審美角度所看,亦有藝術美感。可見單從上述一個大橋項目,已經涵蓋STEAM所有5個元素(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
香港建造學院助理院長(資歷及質素控制)蔡盈慧指,未來亦將陸續推出8套材料,涵蓋不同專業範疇更多內容,預計於2025/26新學年供全港中小學使用。項目亦會邀請工程師、建築師及測量師等專業人士走進課堂,與學生分享實際工程案例。例如,在設計建築物時,如何考慮通風、採光、動線等因素,這些都是培養系統性思考的絕佳素材。另外,項目也安排延伸活動,如出版「基建教育報」,由同學訪問建造業不同崗位的專家,包括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工務部門首長等。
在早前舉行的「學與教博覽2025」中,「基建×教育」展覽讓校長、教師及學生深入了解建造業的多元面貌與未來發展,整個博覽吸引了逾2萬人次參觀,全港超過三分之一中小學參與,更有200間中小學於展覽中報名於新學年採用學與教材料。
當日的展覽設立了建造業職涯展區,並強調建造業科技元素,當中更示範以首套建築主題學與教材料作藍本設計的人工智能(AI)遊戲。循道學校鍾昊謙同學參與示範,與AI一較高下,共同為香港設計新地標。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賴希藍同學分享,透過項目學習到建造橋樑背後要精準掌握數字,啟發她日後決心認真學習數學。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劉佳怡同學則分享,對於粉嶺行車天橋轉體施工並在一夜間完成接駁印象深刻,創新建築方法令她大開眼界。
發展局將繼續與教育局、建造業議會、建造業界及教育界緊密合作,擴展「STEAM UP想建理」項目,並會舉辦更多行業體驗活動,同時透過已開幕的STEAM學習資源中心,為同學提供生涯規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