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辽宁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春耕生产顺利完成,系统集成16项粮食、油料生产支持政策,落实种粮普惠补贴84亿元,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目前作物长势明显好于常年。
全省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476万亩,完成投资68.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81.8%,创历史新高。分类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100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高产集成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在30个产粮大县实施单产提升项目,组织3.3万个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应用高产技术,更新农机具2.6万台(套)、其中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占比达到40%。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农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加大用地、金融、财政等政策支持力度,依托国家“两新”项目,推动22个重点县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全省新建改造新型日光温室和冷棚4.5万亩、同比增长10%。
畜禽养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设畜禽养殖、加工等全链条项目188个。投入政策扶持资金4.9亿元,有序推进200个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落实肉牛增量提质、草原农牧民奖补、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支持政策,生猪、肉牛、肉羊、肉鸡生产均在盈利区间,养殖场户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
深远海养殖空间持续拓展,启动建设7个大型深远海养殖项目。依托4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推广筏式、吊笼等立体生态养殖,海参、蛤仔、扇贝、牡蛎等特色品种产量处于全国前列。以质量提升换市场空间,海淡水产品实现量价齐升。
做精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质提速。重点打造海参、草莓、樱桃等10个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个,获批建设国家级草莓特色产业集群和5个特色产业强镇项目。深入推进食品工业大省建设,集中力量打造粮油、畜禽、水产3个千亿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重点建设43家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上半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坚持以销促产,全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打造“辽农优品”,开展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的产销对接合作,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上半年农产品出口额实现159.3亿元,同比增长6.8%。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可感可及的新变化。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重点实施农村道路、供水和医疗、养老等33类“两基”项目建设。切实把涉农民生重点项目作为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农村灌溉井、通村通屯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修缮维护,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类项目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特困养老机构维修改造等12类民生兜底保障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他项目开工率均超过60%。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接续开展“春季清洁”“夏日攻坚”等主题活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县覆盖率提升到60%。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村1048个、乡村振兴示范带60条、乡村旅游重点村100个,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