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气象大数据 激活特色农产品——辽宁省葫芦岛市、辽阳市气象部门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07-25

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祝家沟村,只见盛夏的梨树枝叶郁郁葱葱,果实挂满了枝头。“自从灾害以后,总书记来到咱们祝家新村,给我们祝家新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你看路也通了也宽大,各种车辆都能驶进我们祝家新村了。”时至今日,祝家沟村百姓还时常坐在一起唠唠习近平总书记进村慰问的情景。

辽宁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是辽宁乃至东北的西大门,是西来、北上暴雨云团必经之地,燕山余脉在这里俯身入海,境内海拔高差达1000多米,地形地貌复杂,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易发多发。

2024年8月20日,葫芦岛地区出现罕见特强暴雨,其中,绥中县和建昌县是降水集中地区。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因处在山区且地势低洼,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全村部分道路被淹没损毁,1100亩农田全部受损,51户村民住房受损,其中41户已不具备在原址修复重建的条件。

受灾最严重的祝家沟西组41户186名群众采取异地集中重建方式安置,重建工程于2024年9月9日开工建设,10月20日全部完成,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2025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祝家沟看望受灾群众。

绥中县气象局高效应对“8·20”特强暴雨灾害,保障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葫芦岛市推动智慧气象赋能农业生产,绘制全市花生种植气候区划图,并将气候友好型企业(农户)评估结果融入“气候贷”“花生贷”等涉农贷款信用评估体系。

绥中县:做果农的“贴心天管家”

绥中白梨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直是绥中县气象局“一县一品”为农服务的重点,近年来,绥中县气象局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保障作用,针对绥中白梨各生育期制定具体化的气象指标,科学、合理地指导白梨全生育期、全链条的生产活动。

绥中果业发展不均衡,传统大范围预报难以满足山区果园的精细化需求。2025年,气象部门在明水乡祝家沟村建成并投入运行首个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标志着气象为农服务迈入“点对点”新阶段。

该站点选址于祝家沟核心果树种植区,代表性极强,精准布设直击痛点。监测要素涵盖空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关键指标,数据每分钟更新一次。实时监测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一方面接入绥中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员广播等方式,直接推送给祝家沟及周边果农,真实数据赋能,服务到家。

气象数据正深刻改变着当地果园管理,祝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丽丽向记者介绍:“依据土壤墒情数据,我们果农能精确判断何时浇水、浇多少水,有效节水节肥。可随时查看小气候站提供的实况温湿风数据,选择最佳作业时间,提升效率与安全。”

祝家沟小气候站如同为果园装上了“气象传感器”,让农事活动有了科学的“导航仪”,深受果农欢迎,也为未来在全县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绥中县气象局局长于志东告诉记者:“我们深知,每一次精准的气象研判、每一次及时的灾害预警、每一份贴心的农事建议,都关乎着万千果农的辛勤付出与丰收期盼。”在绥中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气象服务早已超越简单的阴晴雨雪预报,成为现代农业生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智慧支撑。

葫芦岛市:“金融×气象”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绥中县李家乡李家村的主要产业是种植苹果,然而多变的天气常常让果农们忧心忡忡。干旱、暴雨、霜冻等气象灾害一旦发生,果树产量和品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果农收入也随之波动。葫芦岛智慧气象服务平台的正式运行,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气象部门在李家乡每个村设立气象喇叭,利用先进的气象模型和数据分析技术,精准预测未来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变化。当有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通过短信、广播、手机APP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果农。

2024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葫芦岛市分行与葫芦岛市气象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搭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葫芦岛市分行涉农贷款客户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打造“金融×气象”新模式,助力农业减损和农民增收。

在智慧气象服务平台运行的基础上,双方联合开发“气候惠农贷”产品。2024年11月5日,首批“气候惠农贷”正式发放。兴城市红崖子镇是花生主产区,当地花生种植大户孙某成为首批“气候惠农贷”客户。孙某通过信贷资金支持,从最初的种植50亩,到承包800亩,再到从事花生收购,年经营收入由3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2024年“8·20”特强暴雨灾害,正值智慧气象服务平台运行期间,村屯的气象广播喇叭、短信、电话、微信等多种渠道,将精准的气象信息提前传递给客户,降低因天气灾害带来的直接损失近百万元。

葫芦岛邮储银行智慧气象服务平台目前服务全市135万亩花生等特色农业,为3500名农户提供气象预报与贷款服务,构建了“精准监测-智能预警-多元服务”的全链条体系,其有效性在防灾减灾、行业赋能中得到验证,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数据则为全国推广奠定基础,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典范样本。

辽阳市:气象科技提升特色产业效益

辽阳县甜水乡李家村有一个集种养殖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区,是辽阳修仙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灵芝种植基地。灵芝对日照、气候等条件都有较高要求,甜水乡地处辽阳县东部山区,环境好、空气好、早晚温差大,很适合种植灵芝。

针对灵芝喜湿怕光的特性,气象部门在灵芝主产区布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为种植户提供精准的生态调控建议。“以前是全凭经验,现在可以看数据调大棚小气候。”辽阳修仙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娜说。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自动站气象信息,预警高温或连阴雨天气,指导农户及时调整大棚通风和湿度,确保灵芝品质稳定。

辽阳市气象部门还开展气候品质评价工作,为优质产品颁发气候品质证书。推动灵芝等产品市场溢价10%-20%,实现了“好气候出好产品”的品牌价值,助力农户增收近30万元,提升当地特色产业效益。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需特色。辽阳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近年来大力发展不老莓产业,辽宁岭秀山矿泉饮品有限公司开展不老莓种植及产品研发,从刚开始种植3000亩发展到如今的10000余亩,拥有国内最大不老莓有机种植基地和年产3万吨的不老莓浓缩压榨生产线,已成为不老莓大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

弓长岭区气候温和湿润、日照丰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完美匹配了不老莓的生长特性。不老莓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气象服务的介入给管理人员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方便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块结合所属的环境调整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果品的质量,显著增加了不老莓一等果的产出。

针对不老莓怕旱忌雹的特性,弓长岭区气象局建立起“萌芽—开花—采收”全周期气象服务,通过微信服务群每日推送农事建议,在关键生长期实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让“靠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

不老莓随餐饮品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不老莓产业的壮大与发展离不开气象部门的支持,2024年弓长岭区气象局在种植基地安装一台农田小气候站气象监测站,通过实时采集气温、湿度、光照、土壤墒情等气象要素,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不老莓在萌芽期、开花期、坐果期、成熟期等生长周期的环境状况,为实施精细化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作者:王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北部都會區再下一城:洪水橋第二宗換地獲批 4200夥住宅即將啟動

2025-07-26

香港動漫節成跳板!《非人哉》等國產IP借道香港走向世界

2025-07-26

2025-07-26

一见·习主席的三点主张,讲清楚了中欧这对“大个子”如何相处

2025-07-26

看图学习丨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中国经济乘风破浪稳中向好

2025-07-26

时习之丨习近平以“大个子”妙喻阐释中欧关系发展之道

2025-07-26

商业银行关停、整合旗下App 为推进数字化减负增效

2025-07-26

三旋共舞│香港天文台科學主任放假乘飛機拍到范斯高真身

2025-07-26

伊斯坦堡奇跡20年後!利物浦vsAC米蘭今晚決戰啟德

2025-07-26

现代化人民城市怎么建更宜居、更智慧?怎么促进协同发展?

2025-07-26

弘扬“上海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郑州举行

2025-07-26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发布郑州共识

2025-07-26

三部门调拨2.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援河北陕西

2025-07-26

北京迎入汛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 防汛部门积极应对

2025-07-26

新闻分析:台风接连来袭,“双台风效应”有何影响?

2025-07-26

中国加入DEPA谈判工作组举行第八次首席谈判代表会议

2025-07-26

发展势头稳定+合作成果丰硕 从“特点”“平衡点”两个关键词透视中欧关系

2025-07-26

暑运启动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41亿人次 特色旅游火“出圈”

2025-07-26

水利部针对浙江、福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2025-07-26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落地辽宁、浙江、北京等十省市

2025-07-26

西北太平洋上目前三个台风同时活跃 “三台风”相互影响致强度较弱

2025-07-26

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开幕 预计超2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2025-07-26

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

2025-07-26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改变?一文详细了解↓

2025-07-26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

2025-07-26

第十五届全运会筹备工作进展如何?官方回应

2025-07-26

2.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紧急调拨 支持河北、陕西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

2025-07-26

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加快推广 助力产业发展

2025-07-26

大国有“数”再发力 加快探索以“数”赋能、乘“数”而上新路径

2025-07-26

数览中国经济半年报“含金量” 中国财政运行总体呈现平稳态势

2025-07-26

“三不”“三地”“首次”“智能”……透过多个关键词看第十五届全运会亮点

2025-07-26

【好评中国】“数智蓝海”托起“海丝力量”

2025-07-26

好评中国|为“数字丝绸之路”创造发展新机遇

2025-07-26

应急响应 北方多地迎暴雨

2025-07-26

成都⇌重庆50分钟,成渝中线高铁将刷新世界速度

2025-07-26

抗战影像记忆丨南泥湾,好地方

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