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網上月27日出席首場2025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後,今日(3日)又馬不停蹄的率領三名司長以及多名局長,到元朗公立中學出席第二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繼續聽取市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和建議,約120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市民參加。李家超表示,很重視地區諮詢會,因為無論政府的政策意願有多良好,最重要是執行,希望地區人士告訴他政策優次或執行力度夠不夠。
地區諮詢會歷時2個小時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行政長官和司局長聽取市民發表意見,涵蓋議題廣泛,包括土地房屋、交通運輸、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文化體育、教育、青年、扶貧助弱、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等。第二部分是小組討論,出席市民獲分為四組,分別圍繞「拼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兩個主題,與行政長官及司局長進行深入交流。行政長官輪流與每個小組的市民交流和討論,聽取意見。
李家超在開場發言時指,「我很重視地區諮詢會,因為政策良好意願,怎樣良好也好,最重要在執行,在地區真真正正落地時,你們覺得如何,是我們的政策優次定得對不對,或執行上力度夠不夠,我們也要知道。政府存在的目的是要解決問題,每天也有新問題出現,但如何在問題一出現時,最好我們有一個預防的方法,但若真的出現,我們如何應對。所以今次我們希望真真正正聽大家,在地區時,你們感覺政策落地,或政策整個涵蓋面,你們的看法。」
他總結時說:「地區諮詢會是每年《施政報告》諮詢的重要一環,我過往3年都有把地區諮詢會收到的意見納入《施政報告》。我一連2個周日出席了地區諮詢會,直接與市民交流互動,聽取了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了解他們對香港發展的期望。市民的發言使我感受到他們對香港的熱誠和信心,也讓我有所啓發,有助我撰寫《施政報告》,我們會就市民的意見一一細心研究,制定政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已於6月16日展開,政府至今舉辦了超過40場諮詢會,包括2場地區諮詢會,收集不同界別人士就《施政報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公眾人士未來一段時間可繼續循不同途徑,包括《施政報告》專題網站和社交媒體帳號、電話熱線、電郵、傳真及郵遞等方式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