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讯社加沙|8月4日,据塔斯社消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发言人阿布·乌拜达3日通过社交媒体声明,该组织已准备就绪,愿响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的请求,向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质提供食品与药品援助。
但乌拜达同时强调,人质“不会获得特殊待遇”,其饮食条件与加沙平民及武装人员一致,“在饥饿和围困的罪行中,他们吃的和我们一样”。
声明指出,哈马斯坚持要求以色列“以正常和永久方式开放人道主义走廊”,确保加沙所有地区民众持续获得食品与药品,并在向人质运送物资期间“停止一切形式的敌方空中活动”。这一表态被视为对当前加沙人道危机加剧的回应。自3月2日以色列关闭所有检查站以来,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援助物资长期无法进入加沙地带。
空投杯水车薪
塔斯社报道称,以色列自5月起推行由美国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GHF)计划,试图垄断援助分发权,要求所有国际组织通过GHF开展工作。
然而,该计划被联合国官员批评为“蓄意取代联合国主导体系”,导致援助效率低下且政治化。联合国报告显示,加沙地带已有超18.5万名儿童死亡,平民面临严重饥荒,营养不良儿童比例高达90%。
尽管法国、德国、西班牙及中东多国近日紧急向加沙空投食品与医疗物资,但联合国指出,空投成本是陆路运输的百倍,且大量物资散落军事区或海上,实属“无奈之选”。以军对陆路通道的封锁迫使国际社会依赖低效替代方案。
停火谈判陷入僵局
美联社报道称,哈马斯近期公布的视频显示,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质身体极度消瘦、精神濒临崩溃。例如24岁的以籍音乐家Evyatar David在镜头前称“只剩几天可活”,甚至在隧道中自掘坟墓。
医学报告指出,长期囚禁导致人质普遍患有营养不良、皮肤病及心理创伤。
路透社称,哈马斯加沙领导人哈利勒·哈亚7月27日声明,在封锁持续下“停火谈判毫无意义”。此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单方面撤回卡塔尔谈判代表团,美国特使维特科夫则指责哈马斯“缺乏停火意愿”。
双方核心分歧在于:哈马斯坚持“建国前不解除武装”,要求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主权并全面撤军;以方则要求哈马斯先解除武装并释放全部人质。
国际社会压力升级
据了解,英国、法国等25国联合呼吁立即结束冲突,谴责以色列对援助的分发限制,但遭以方驳斥“脱离现实”。
分析指出,哈马斯此次提出与人道机构合作,旨在将国际同情的焦点转向人质生存困境,进一步施压以色列开放援助通道。
随着加沙平民与人质生存条件持续恶化,国际社会对打破人道僵局的呼声日益高涨。
然而,以哈双方在停火条件上的根本对立,以及以色列对陆路援助的严控,恐使人道危机进一步升级。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