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深水埗本周一(11日)揭發涉照顧者壓力爆煲倫常謀殺案,一名有情緒病記錄的女子疑不堪精神壓力,在寓所殺害85歲母親和47歲患有唐氏綜合症親弟;事件再一次敲響照顧者壓力爆煲的警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今日(16日)在電台節目中建議,當局可參考新加坡做法,加強醫管局與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互通,及早識別出高危照顧者及家庭。
林正財表示,深水埗母子倫常謀殺案中,疑兇本身是病患者,但要照顧母親及唐氏綜合症弟弟,導致壓力爆煲;政府正努力尋找出這類型高危照顧者,當中資訊和數據互通很重要,香港有數以十萬計的照顧者,政府需要加強照顧者的情緒支援,並想方法識別高危人士。照顧者家庭通常接受多項政府服務,例如社署服務及醫療服務等,「研究如何能利用大數據將他們找出來,很值得討論。」
林正財建議,可以參考新加坡做法,加強醫管局與政府不同部門之間數據互通,找出高危家庭及照顧者;「社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高危人士,除了照顧者,還有數十萬獨居或雙老家庭,如果找到他們出來後,發覺支援服務不足,相信政府一定會增加相關服務 ,所以並非服務容量不夠,而是怎樣找到他們出來。」而政府上個月起,推出照顧者資料庫試行計劃,相信一定會有幫助。
對於近期接連揭發獨居長者在家離世多時未被發現的個案;林正財再次指出,因數據未能互通,所以難以找出這些高危長者,但認為可以多從科技角度去想辦法,如樂齡科技既完全無私隱問題,當探測到長者有異常時會即時通知後台作出支援,亦可探討利用平安鐘網絡開展,相信可以幫助解決部分獨居及雙老戶長者問題;「當有了科技,網絡又建立得好, 整個機制建立起來,就可以主動出擊,找出有需要幫助的長者,加上利用人工智能(AI )可以知悉長者的生活習慣,感應到有否狀況發生,利用科技配合傳統上門服務,若配合得到,相信可以幫到很多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