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性寒”“喝奶长痘”?权威专家解答乳制品六个认知误区

新华网2025-09-08

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沈美)为普及科学食品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9月7日,第二届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政府有关部门和来自科研院所、高校、相关学会、协会及食品行业近200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乳制品白宝书》正式发布 ,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四位行业专家针对“牛奶性寒、喝奶长痘、四高人群不能喝奶”等乳制品六个认知误区进行着重解读,引发广泛关注。具体内容如下:

一、“牛奶性寒”吗?

对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解答:这一说法很可能是古人将“乳糖不耐”导致的消化道不适理解为“寒凉食物”引起。目前中医学界的主流观点是牛奶“味甘性平”,而且中医自古以来都认为牛奶是补益之品。

乳糖不耐在全球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乳糖不耐一样可以喝奶。可以通过少量多次、与食物同饮、选择酸奶或奶酪等发酵乳制品,或饮用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等方式缓解甚至避免乳糖不耐。

二、喝牛奶会长痘吗?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解答:首先,“长痘”(痤疮)与遗传、激素水平、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牛奶与痤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高糖、高脂饮食则是明确的风险因素。其次,饮食对于痤疮的影响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喝奶长痘”是个别现象。如果怀疑牛奶诱发痤疮,可以试着停几天,如痤疮持续就可能是别的原因。此外,也可以试试酸奶、奶酪等发酵后的乳制品。

三、四高人群可以喝奶吗?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解答:牛奶和酸奶都属于低嘌呤、低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食物,总体适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人群饮用。而且增加乳制品摄入可以提高膳食质量,有利于减少“三高”食物的摄入。对于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建议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无额外添加糖的产品。对于高尿酸人群,增加饮奶并足量饮水有利于尿酸排出。

四、喝奶会长胖吗?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解答:体重管理的关键在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而不是某一种食物的多少。同时体重管理也不能脱离健康的膳食结构,而乳制品是健康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喝300-500毫升对健康肯定是有益的。牛奶中的乳脂可以提供饱腹感,乳蛋白和乳钙有助于强健肌肉骨骼,这些对于体重管理是有利的。对于需要减重的人,可以优先选择脱脂或半脱脂乳制品,但也需要控制膳食中其他来源的脂肪。

五、牛奶提供的是优质蛋白吗?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解答:牛奶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须氨基酸且各种氨基酸的比例符合人体营养需求,其氨基酸评分100分,说明生物利用率高,是典型的优质蛋白来源。目前我国居民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总量相对充足,但结构不太合理,尤其是红肉偏多,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增加乳制品、豆制品和水产品等优质蛋白的摄入。

六、喝多少奶才能补足钙?

对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司徒文佑解答: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800毫克钙,青春期的孩子需要1000毫克。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尤其要保证充足钙摄入以增加骨钙积累或延缓骨钙流失。

乳制品含钙量较高且乳钙吸收好,如果没有乳制品,一日三餐的钙摄入量大约只有300-400毫克,缺口明显。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0毫克钙,因此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喝300-500毫升(或相当量的酸奶、奶酪)基本可以填补缺口。此外,相对于吃钙片,喝奶在补钙的同时还提供优质蛋白、维生素等其他营养,因此是更好的选择。

谈及乳制品认知误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司徒文佑还表示,基于我国公⺠平均饮摄⼊奶及奶制品量不⾜、且对奶有多种误解或认知不⾜的现状,食品科普工作至关重要。作为食品行业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将以专业科技赋能健康科普,助力消费者深入理解乳制品的营养价值,推动全民营养健康理念升级。

一直以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积极推动乳制品科普工作拓展,2025年4月25日,为推动科研成果向公众健康价值转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专项基金——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普基金”正式启动。今年五月,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还作为支持单位参与“乳制品的营养密码”专项科普活动,以前沿视角与扎实研究为公众释疑解惑,有力击破网络流传的认知误区。

据介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准,中国乳业龙头伊利集团牵头建设,是中国乳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其已在奶牛性控技术、乳铁蛋白制备、益生菌包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宗旨是以科技创新破解乳业发展难题,以科普行动架起科学与公众的桥梁,为国民健康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溢价率72.19%!浙江永康一宗宅地2.6亿元成交

2025-09-09

愛國愛澳歌舞匯演彰顯共融匯聚多元文化

2025-09-09

「中華石敢當」魯澳美術展開幕兩大板塊合共展出逾百件作品

2025-09-09

好家園促善用文旅元素引客入區打造特色商圈提振社區經濟

2025-09-09

氣象局總結「塔巴」襲澳情況八號風球生效共18小時

2025-09-09

「塔巴」襲澳錄25事故四人傷澳門大橋完成八號風球行車測試

2025-09-09

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公布

2025-09-09

披着“慈善”外衣的窃密者

2025-09-09

国家药监局就处方药网络零售合规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2025-09-09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戈壁沙漠造粮仓

2025-09-09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5-09-09

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2025-09-09

服务业持续向好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2025-09-09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

2025-09-09

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公布

2025-09-09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走进主题展馆 感受各族群众同心筑梦历程

2025-09-09

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广东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2025-09-09

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2025-09-09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陕西西安:文化赋能绘就千年古都新图景

2025-09-09

舒“筋”活“络”,中国物流业市场规模连续九年世界第一

2025-09-09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

2025-09-09

焦点访谈|从训练场到阅兵场 他们发出中国维护和平的时代强音

2025-09-09

“湘超”火热开赛 多元消费场景推动“体育+消费”深度融合

2025-09-09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5-09-09

北纬27度抹茶的“72变” 一杯抹茶带动11万茶农增收

2025-09-09

中国—东盟贸易加速 智慧口岸联通新未来

2025-09-09

从共识到共赢 上合大家庭经贸往来的新图景

2025-09-09

楼市新观察:一个月内 京沪深三地接连放宽住房限购

2025-09-09

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新能源全面入市在山东率先落地

2025-09-09

我国外贸韧性持续彰显:贸易伙伴多元化 高附加值产品抢占新兴市场

2025-09-09

将历时一周左右 2025年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启动

2025-09-09

我国中药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 中药生产监督有新规

2025-09-09

我国已成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

2025-09-09

韩国多个市民团体举行集会 要求美方释放被捕公民

2025-09-09

国际媒体聚焦:九三阅兵彰显中国实力,传递和平强音

2025-09-09

耶路撒冷枪击案已致6死20伤 以安全部门逮捕一名涉案者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