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下月在廣東、香港及澳門舉行,由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師生組成的團隊,為參賽運動員提供全面的運動物理治療支援,涵蓋前期訓練及現場醫療服務,協助他們以最佳狀態出戰比賽。有運動員表示,在理大團隊支持下,得以預先制定方案,保護舊傷部位;並獲定期檢查,減少傷患風險。
理大團隊於一年前展開相關籌備工作,結合運動物理治療領域的專業知識及研究成果,幫助運動員優化表現並降低傷患發生率。團隊會進行詳細評估,識別易受傷部位;視察訓練姿勢,分析潛在傷害動作;同時為有傷患的運動員提供康復治療,並制定個人化恢復策略。此次支援涵蓋中國香港男子及女子手球隊、棒球隊、體操隊及柔道隊,以及廣東省的乒乓球隊及劍擊隊。
團隊更應用多項自主研發技術,例如前膝(髕骨)自動活動裝置及肩關節固定支具等,進一步強化支援效果。
即將出戰十五運會的中國香港男子手球代表隊隊長、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畢業生謝永輝表示,手球運動需在比賽前一年維持高強度訓練,休息與傷患處理至關重要。但以往難以接觸專業康復團隊,加上手球項目並非精英體育項目,訓練過程往往如「摸石頭過河」。今次與理大團隊合作,物理治療師能盡早深入了解運動員的傷患歷史及手球運動的特點,從而預先制定方案,保護舊傷部位。「我本身腳踝關節有傷患,(物理治療師)幫我試下不同的包紮方法以保護腳踝,避免比賽時才臨時求助。」
謝永輝補充,由於平日忙於工作與練習,常忽略傷患複查,而理大團隊會主動提醒並提供檢查,「他們會催促我們定期複查,或直接在球場現身,練習結束後立即檢查。」
該團隊由理大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康復治療科學系副系主任及教授符少娥帶領,包括另外九名康復治療科學系教員及校友,以及逾30名正修讀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課程本科生及運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課程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