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电子印章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5-10-09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电子印章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25〕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电子印章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5年9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电子印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子印章规范管理,推动电子印章普遍应用,服务政务活动和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及印章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电子印章,是指基于密码技术和相关数字技术表征印章的特定格式数据,用于实现电子文件的可靠电子签名。

电子印章包含印章图像数据、印章名称、印章所有者信息、电子签名认证证书以及与其关联的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组织)〕的法定名称章,以法定名称冠名的内设机构章、分支机构章、业务专用章,以及用于单位(组织)事务办理的个人名章等电子印章的管理和应用活动。

第四条 电子印章管理工作遵循统筹推进、分级管理、规范标准、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五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不适用的情形外,经电子签章的电子文件与加盖实物印章的纸质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章 管理和服务主体

第六条 国家密码管理局负责电子印章有关密码管理工作,对电子印章相关的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实施监督管理,推动电子印章标准化工作,促进电子印章在政务活动中的互信互认。

国家密码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和推进全国电子印章的规范管理和推广应用。

第七条 国务院办公厅负责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以及相关社会化服务领域电子印章的互信互认。

第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电子印章相关的电子认证服务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 公安机关负责依法打击涉及电子印章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密码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子印章有关密码管理工作,对电子印章相关的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实施监督管理,推动电子印章标准化工作,促进电子印章在政务活动中的互信互认。

第十一条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统筹加强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电子印章的规范管理和推广应用,促进电子印章互信互认。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部门应当参照印章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电子印章制发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电子印章申请和注销的管理。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明确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负责本地区电子印章的制作、备案等工作。国务院各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和实际需要明确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负责本部门(本系统)电子印章的制作、备案等工作。

第十二条 电子印章涉及的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应当由依法设立的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电子印章涉及的电子认证服务,应当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

第三章 制作、备案与注销管理

第十三条 电子印章制发部门应当参照印章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申请电子印章的程序和要求。

企业、社会组织等申请电子印章的程序可以结合实际适当简化。

第十四条 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应当明确电子印章制作程序、材料等具体要求。单位(组织)应当按照要求提交真实、合法、有效的制作材料,由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进行核查。

相关材料应当包含:

(一)电子印章申请通过的相关证明材料;

(二)单位(组织)的设立批准文件或者设立登记证件;

(三)制作电子印章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四)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鼓励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优先通过数据共享方式获取上述相关材料。

第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电子印章制作系统与提供电子签章、电子签章验证等功能的信息系统独立部署。电子印章制作系统存在条块交叉的,应当统筹协调、集约建设。

第十六条 电子印章制作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电子印章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应当合法有效,由依法设立的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或者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签发,电子印章有效期的截止时间不超过电子印章所有者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有效期的截止时间;

(二)电子印章的数据格式、生成流程和应用接口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三)电子印章的图像规格、式样等图像数据应当与印章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的印模规制保持一致,可以根据需要附加电子印章相关标注字样。无对应实物印章的,电子印章图像数据可以参照相近实物印章的印模规制。

第十七条 电子印章制作完成后,电子印章相关信息应当由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进行备案。发生电子印章停用、恢复等状态变更情形的,电子印章所有者或者相关单位应当及时向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进行备案。

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应当提供电子印章状态信息查询服务。

第十八条 因电子印章有效期到期、电子印章载体损坏或者遗失、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失密等情形需要重新制作电子印章的,电子印章所有者应当向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提出重新制作。重新制作流程可以结合实际适当简化。

第十九条 电子印章所有者发生更名、解散、撤销、被吊销、破产、分立、合并等情形,应当注销电子印章。电子印章所有者应当按照要求及时向电子印章制发部门提出注销电子印章,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根据电子印章制发部门的处理意见,对需要注销的电子印章进行注销备案。

电子印章所有者应当注销电子印章但未注销或者无法及时提出注销电子印章的,由电子印章制发部门提出注销处理意见,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对需要注销的电子印章进行注销备案。

电子印章所有者根据需要可以主动提出注销电子印章。

第二十条 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可以自行或者委托相关单位具体实施电子印章的制作、备案等工作,其中涉及的密码产品、服务应当符合密码检测认证有关要求。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应当对受委托单位所承担的电子印章制作、备案等工作加强监督。

电子印章制作、备案的操作记录、操作结果应当由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妥善保管、长期保存。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二十一条 电子印章使用管理遵循“谁所有、谁控制,谁签章、谁负责”的原则。电子印章所有者应当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妥善保管和规范使用电子印章。

第二十二条 电子签章应当使用有效的电子印章,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保证电子签章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电子签章过程信息应当被记录并保存,实现电子签章行为可追溯、可定责。

第二十三条 电子签章验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核验电子签章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并核验电子印章在电子签章时的有效性。

第二十四条 经电子签章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当符合电子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

第五章 互信互认

第二十五条 国家推动电子印章跨地区跨部门互信互认支撑能力建设,规范电子印章编码,促进电子印章状态信息及相关电子签名认证证书链信息的共享和使用。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结合实际,加强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电子印章互信互认支撑能力建设。

第二十六条 国家密码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电子印章互信互认标准规范建设,促进电子印章制作、备案、使用等环节的标准化。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以及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业务活动中需要使用电子印章时,其业务信息系统应当支持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电子印章接入使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经电子签章的电子文件应当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互通互认。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 电子印章管理全过程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制度,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电子印章相关信息的安全,并对收集的单位(组织)和个人的信息严格保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信息泄露、篡改或者毁损、丢失。

第二十九条 电子印章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和运行维护应当符合国家密码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电子印章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和运行维护,还应当按照国家保密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违法违规责任

第三十条 受委托承担电子印章制作、备案等工作的单位,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作电子印章,未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管理义务,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由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将违法违规制作的电子印章标识为无效;逾期未改正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或者电子认证服务存在违法行为,影响相关电子印章有效性的,由电子印章制作管理单位将涉及的相关电子印章标识为无效。

第三十一条 电子印章所有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法依规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二条 伪造、变造、冒用、盗用电子印章的,依法依规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三条 依照本办法对电子印章相关活动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不依法依规履行责任、失职渎职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电子印章所有者,是指对电子印章拥有所有权的单位(组织)或者个人。电子印章的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属于电子印章所有者专有。

(二)电子签章,是指使用电子印章签署电子文件的过程,所形成的结果数据为电子签章数据。

(三)电子印章制作系统,是指主要提供电子印章制作及相关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统。

第三十五条 仅用于单位(组织)内部业务的电子印章,可以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制作和管理。

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可以参照本办法规范本部门(本系统)电子印章管理和应用活动。

第三十七条 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对涉密领域电子印章管理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写在全球妇女峰会即将举行之际

2025-10-10

为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和音)

2025-10-10

习近平就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致贺电

2025-10-10

10日至13日四川盆地北部至华北等地有降雨过程

2025-10-10

中朝边境陆运邮路正式恢复

2025-10-10

谈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侯友宜:需要务实、稳健的领导人

2025-10-10

2025-10-10

选前最后一场蓝党魁大辩论周六登场

2025-10-10

9月末银行理财规模降至30.82万亿元

2025-10-10

理财公司“掘金”热

2025-10-10

AMC布局银行股再落一子 东方资产增持浦发银行

2025-10-10

强化金融监管须敢于亮剑

2025-10-10

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钟辉辞任 将继续担任副董事长等职务

2025-10-10

10月10日央行开展40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2025-10-10

打造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看北京市如何引领农业科技创新

2025-10-10

十四五期间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成果:稳步推进取实效

2025-10-10

10月“开门红” 沪指时隔十年重返3900点

2025-10-10

资管行业精准滴灌科技创新 行业发展稳健潜力大

2025-10-10

外交部发言人就李强总理访朝答记者问

2025-10-10

日本自民党高层新人事安排出炉

2025-10-10

王毅同韩国外长赵显通电话

2025-10-10

朝鲜和老挝领导人举行会谈

2025-10-10

缅甸警方在多地缴获大量毒品

2025-10-10

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宣布启动升级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25-10-10

中国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圆满完成对斐济的医疗服务前往汤加

2025-10-10

专访丨中国游客是新加坡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访新加坡旅游业分析师巴特

2025-10-10

宣萱拒绝回应与张可颐不和:是旧闻不讲了

2025-10-10

鼓励学生深造 日本拟设大学本硕“五年一贯制”

2025-10-10

新西兰天空塔首次举行中秋投影秀

2025-10-10

成毅粉丝后援会发文恳请《赴山海》方重新剪辑

2025-10-10

新华社消息丨中老铁路发送旅客突破6000万人次

2025-10-10

谢霆锋妹妹产后状态曝光!气色红润已迅速恢复身材

2025-10-10

杨采钰老公晒夫妻合照为老婆庆生

2025-10-10

泰国今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下降

2025-10-10

向佐发文回应“向家破产”传闻:说话的人请有底线

2025-10-10

赛琳娜戈麦斯于近日完婚 策划师曾操刀比伯婚礼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