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八届国际食源肽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新华网2025-11-04

10月22日至24日,以“智领肽科技·创享健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国际食源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食品科学、临床营养及产业转化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推动食源肽科技创新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贯通。

食源肽作为蛋白质经酶解得到的生物活性片段,因其易吸收、活性强以及积极的健康促进作用,正为全球健康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在“大食物观”理念的引领下,食源肽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已成为大健康领域备受关注的前沿方向,也是业界科技创新与战略布局的重点。

食源肽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大会开幕式上,多位与会嘉宾在“大食物观”与“健康中国”战略等背景下,擘画了食源肽领域的发展前景,并表达了对于食源肽领域迈向高质量、新阶段发展的坚定信心与共同期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立足“大食物观”国家战略,系统论述了构建未来食物体系的关键路径。他指出,实现食物源蛋白质的高值化转化,关键在于“双轮驱动”:向上游延伸,开拓多元化蛋白质资源,筑牢产业根基;向下游拓展,以科技为核心,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与健康效益的精准营养产品,推动食品消费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全面升级。尤其应充分重视中华传统药食同源宝库,系统挖掘其中的蛋白肽类功能因子,深入探索其与食物源生物活性肽的协同机制,推动中华传统智慧与现代营养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构建中国特色健康食品产业体系开拓新格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在致辞中表示,食源肽研究领域正聚焦精准营养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在关键科学问题和产业技术瓶颈上形成新的共识、激发新的合作。面对未来,仍需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导向共发展,深化食源肽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研究,结合产业需求,解决生产中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跨学科的深度融合,在营养学、医学、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交叉碰撞,催生出创新的火花;构建科学循证与标准法规的坚实支撑,建立完善的功能评价体系,推动标准法规建设,营造规范、透明、有序的发展环境。

“智能计算和多组学技术的结合,让我们能更精准地研究肽的结构与功能,更高效地挖掘它的健康价值。从改善亚健康,到精准营养,再到蛋白质的高值化利用,食源肽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保利中轻首席科学家蔡木易表示,此次会议作为全球食源肽高端交流平台,为行业发展分享经验、碰撞思想。中国食品院在食源肽领域耕耘20余年,完成了纵深科研成果有效积累,实现了科研与产业化落地的双向推进。全球肽科学领域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深化跨学科、跨领域及跨国界的交流协作,汇聚全球智慧,应对共同的健康挑战,推动该领域迈向更高水平。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郭新光在大会上代表主办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致辞。他表示,中国食品院作为我国食品发酵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始终坚持围绕行业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服务。食源肽研究与当下科技创新和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契合,正在进入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驱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新阶段。中国食品院将持续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大健康产业矩阵,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食品资源及合成生物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

多学科驱动的食源肽前沿研究与进展

膳食结构失衡是慢病高发的一个重要诱因,而功能食品正是连接膳食营养与慢病防控的一个关键载体。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在《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介绍,我国功能食品目前可聚焦“保健食品+食药同源食品+功能性普通食品”三大类,尤其要发挥“食药同源”优势——这是我国特有的资源,可推动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相融合,为慢病防控提供中国方案。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Kenji Sato系统阐述了东亚发酵食品中肽类成分对先天免疫和炎症的调控作用。他指出,发酵食品中的肽类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炎、降压及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特别是焦谷氨酰类肽段,可以通过激活有利受体从而增强先天免疫。此外,Kenji Sato还表示,发酵食品中的生物活性肽经过动物实验验证了改善肥胖的效果,并揭示了其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代谢的机制。Kenji Sato教授的报告,为全球发酵肽及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创新指出了发展方向。

食源肽赋能全球亚健康问题干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江正强在报告中指出,蛋白酶占全球工业酶市场60%以上份额,而微生物蛋白酶是工业用酶的核心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在工业用蛋白酶领域长期致力于优良菌株筛选,并成功通过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等表达系统优化实现酶活力提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江教授指出,发掘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和专用蛋白酶,推动蛋白酶高效表达与生物活性肽靶向制备,是创新赋能食品、医药行业的重要方向。

东南大学教授孙桂菊指出,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20亿。在这一群体中,肌少症已成为常见健康问题,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独立疾病。孙教授团队经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小麦低聚肽与鱼油中的ω-3脂肪酸联合干预,可显著改善肌少症症状。她强调,“小麦低聚肽易被老年人消化吸收,且联合干预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营养补充”。该成果为功能肽在老年营养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食源肽营养健康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丁钢强从“大食物观”与国民健康战略出发,指出食源性肽在推动合理膳食与营养转型中具的关键作用。他强调,肽作为优质蛋白质的高效形式,既为实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供了创新方案,也为体重管理与肌少症防控提供了科学手段,未来食品产业应聚焦三大方向:推动健康食品休闲化、社交化,将肽融入日常膳食;强化营养标签明示,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产品;深化肽在慢病干预中的研究。他呼吁加强产学研协同,不断开发符合中国人口味与健康需求的肽基食品,为“健康中国”提供实质性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永康在报告中介绍,鱼蛋白肽具有良好的护肤特性和对脾脏、对肠道等的健康功效。我国作为水产大国,鱼蛋白肽类产品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针对消费者对于鱼蛋白肽的享受、方便和营养三方面的关注,罗永康教授团队创新了鱼蛋白肽类产品的功能活性挖掘和风味改善方法,使得开发的功能性食品更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蛋白质高值化利用与产业化技术创新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杨晓泉系统分享了其团队在植物基食品加工领域的系列成果。杨晓泉团队充分解析植物基食品的风味感知机制,通过创新的复合凝胶等技术,降低植物基肽饮品的的苦涩感,实现了风味与活性的兼得。杨教授特别指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深入协同合作是推动成果转化的关键,这种产学研的融合模式能够推动构筑食源肽领域的人才高地、解决产业实际问题。

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顾雨香团队聚焦猪骨中鲜味肽的高效发掘与呈味机制解析,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研究通过虚拟酶解技术,明确生成鲜味肽的最佳酶组合,成功从水解产物中筛选出6条鲜味肽,并通过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揭示了鲜味感知机制。该研究为从动物副产物高值化开发天然鲜味剂提供新策略和候选肽库,其计算生物学结合实验验证的范式,为食品风味肽的精准筛选与机制研究研究提供借鉴。

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张宇龙高级工程师指出,食源性低聚肽是功能食品行业研究热点,全球活性肽市场2025年将达千亿美元。日欧美地区,胶原蛋白肽、乳清肽、大豆肽等已渗透口香糖、发酵乳等30余个品类,国内也掀起了“肽 +” 热潮。已有研究证明,AI辅助设计与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肽的苦味、腥味及成本,使其可应用于冰激凌、软糖等多类产品。他表示,食源肽行业仍需在夯实构效关系、统一检测标准、优化科普表达等方面做出努力,为中国功能食品产业提供 “蛋白 4.0” 解决方案。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安全与功效评价部总监高业成在报告中介绍了沙棘蛋白肽的高价值开发及应用。他表示,团队经过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发出具有减脂、降糖生物活性的沙棘蛋白肽,探索出沙棘蛋白肽与桑叶等药食同源原料的科学协同方案,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验证该复合物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及糖尿病方面功效显著,相关成果已成功落地为桑叶沙棘蛋白肽固体饮料产品。

中国驻越南使馆提醒在越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台风“海鸥”

2025-11-04

第138届广交会闭幕 到会境外采购商超31万人创新高

2025-11-04

第138届广交会11月4日闭幕

2025-11-04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

2025-11-04

广深铁路I、Ⅱ线动车组列车将最高按时速200公里运行

2025-11-04

欧盟理事会通过决议 援助乌克兰超18亿欧元

2025-11-04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6人死亡

2025-11-0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表示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是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时刻

2025-11-04

焦点访谈|透过广交会,看中国外贸向“新”向“智”向“绿”活力

2025-11-04

科技赋能 书写渔业新篇章——广西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11-04

盐碱地里看“怪兽”——河北举办旱碱麦耕种装备观摩展示会

2025-11-04

看科技如何助力安徽秋种

2025-11-04

217种敖汉好物“组团”进京,这场盛宴不容错过!

2025-11-04

QS亞洲大學排名2026 港大奪冠五校躋十強 蔡若蓮:充分體現香港高等教育的雄厚實力 彰顯政府相關措施的成效

2025-11-04

香港故宮首場戶外展覽 以多種材料塑造中式園林

2025-11-04

浸大附屬學校辦專題展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11-04

华侨城物业“降价”保盘失败,同行“撒钱”抢豪宅

2025-11-04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启动下闸蓄水

2025-11-04

血管、淋巴系统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发布

2025-11-04

“埋头干饭”“按时喝水”“劳逸结合”——小鼠上太空科普微镜头

2025-11-04

遇到甲流不要慌,听听大夫怎么讲

2025-11-04

外交部:中方对金永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2025-11-04

第八届进博会丨抢搭“进博号”快车 各国展商期待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

2025-11-04

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会倒计时 记者带你抢先探营“四叶草”

2025-11-04

欧洲多家智库:为欧中绿色合作指明方向

2025-11-04

以史为鉴、以史为桥,汇聚团结奋斗的前行力量

2025-11-04

新质新造·兵团丨图木舒克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2025-11-04

万人说新疆丨跨过国门去上班

2025-11-04

人民日报看新疆 | 产业集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5-11-04

“为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亚太信心’”

2025-11-04

美豆农:政府不稳定关税政策带来持续压力

2025-11-04

台湾光复昭示祖国必定统一

2025-11-04

【理响中国·经视图】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5-11-04

【理响中国·薪火“燃”青春】一滴水的“增值”之旅: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2025-11-04

人民财评: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11-04

【有理有句】“简”述千年,品“牍”时代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