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当前位置:新闻 > 医药 > 正文
司美格鲁肽大消息!诺和诺德首次官宣
2025-04-23 来源:健识局

图源:豆包

图源:豆包

4月21日,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加深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共建。健识局获悉,双方将携手打造肥胖症公众科普专区,助力糖尿病一站式诊疗,全面赋能慢病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同时,诺和诺德还首次将“诺和泰”、“诺和忻”等多款不同适应症、不同剂型的司美格鲁肽正式搬到电商平台销售,开创中国GLP-1药物销售格局的先河。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女士表示:在健康中国战略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慢病防控体系建设与全民健康意识提升正形成“双向奔赴”。本次与京东健康的合作,将提升各方对糖尿病和肥胖症的认知,让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在智慧医疗场景中得以充分实现。

司美格鲁肽上市已久,但却是第一次官方正式“上网”,这或许与近期一系列话题有关。

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医院要陆续设立“减重门诊”;4月14日,国家卫健委将体重管理列入“健康中国”专项行动之一,至此糖尿病防治和减重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中国糖尿病患者保守估计在1亿人以上;肥胖人群至少4亿人;2024年底中国医药电商平台用户人数3.65亿人,其中京东健康活跃用户数1.83亿人。

这四个数据摆在一起就已经能说清楚,诺和诺德为何要找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CEO金恩林表示:此次与诺和诺德的合作,不仅是双方资源优势的互补,更是对慢病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一次积极探索。京东健康将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慢病管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多慢病患者带去健康福祉。

当下,国内至少还有17个GLP-1药物在研发过程中,今年其中不少都有机会撞线,参与到降糖和减重的市场竞争中。电商在覆盖和服务用户上的价值优势,应当被更多的GLP-1企业所重视。

医药电商成为药企不可忽视的流量入口

GLP-1药物在国内外陆续获批降糖、减重等多项适应症,因此被誉为“神药”。但在实际推广中,面向不同治疗需求的规范是不同的。

糖尿病患者大多是“久病成医”,对新技术、新疗法的关注度非常高。此前,GLP-1降糖药物主要是相对短效的利拉鲁肽等,比起口服降糖药来依从性优势并不大。但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超长效药物出现后,治疗格局起了变化:患者希望尽快用上新药,但药企在医院铺货的速度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

而这期间,医药电商的价值在这其中凸显出来。

2024年底,京东健康年活跃用户1.83亿人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按照这一比例计算,京东健康占超40%以上。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网上药品销售额758亿元,占药品零售总额的15%左右。

这两个数字,让京东健康成为药企不可忽视的流量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健康与身俱来的优势,比其他平台还多了一份保障。GLP-1是生物药,物流储存要求极高。京东健康依托自建物流冷链体系,保证了药物长期低温冷藏状态,为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提供药效保障。

目前,京东健康在全国布局了20个医药冷链仓,覆盖400多个城市,搭建起中国唯一面向C端的标准医药冷链配送网络,能确保所有药品从出厂到用户手中的每一环节安全可控。

另外,京东健康链接超过10万家实体第三方药店,急需用药的患者能实现线上下单、药店出货、“分钟级”药品配送到位,这就大大拓展了药品的销售能力。

通过京东健康的平台,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能实现最大范围的用户触达,这对GLP-1开发企业来说是十分关键的销售优势。

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球在研的GLP-1药物大约270款,其中近一半来自于中国药企。这里面既有双靶点、三靶点的1类新药,也有司美格鲁肽等生物类似药,彼此明争暗斗,都想快速推向市场。

今年3月,银诺医药的超长效GLP-1药物依苏帕格鲁肽已经获批上市,今年预计能够撞线的还有信达、恒瑞、华东医药等公司的品种。竞赛马上进入下半场,这时候做好阵地防守是最好的策略。

也就难怪诺和诺德要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先占好身位,占领医药电商渠道的最高位。

京东健康趟出一条成熟路径

截至目前,中国约有1.4亿的成年糖尿病患者,约有1.8亿的成年肥胖患者,且患病率持续攀升。为应对严重慢性疾病的挑战,中国将“糖尿病防治行动”列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5个专项行动之一,并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事实上,肥胖是比糖尿病更普遍的健康问题。中国已经明确把减重作为2030健康中国的专项行动目标之一,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联合发起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各地的减重门诊也在陆续建立,国家已经十分重视人群的肥胖问题。

此次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合作,还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做好减重人群的科普教育。双方将携手打造肥胖症公众科普专区,助力肥胖患者实现科学减重,做好健康管理。合作的达成建立在京东健康完善且成熟的业务基础。

今年3月京东健康推出“减重门诊”,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减重指导服务。上线以来已服务超过1万人,用户服务满意度达到99%。京东健康还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制作“体重管理科普专题”,增强公众正确的健康意识。

减重治疗GLP-1类药物一般都有降糖/减重两类适应症,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以及不少在研GLP-1药物,几乎都覆盖了这两类适应症。但受限于诊疗规范尚未建立的实际问题,减重需求难以在网络上得到合规的满足。

京东健康一方面在平台上做好科普和指导的服务,另一方面推出了“便民找药”功能。用户只需在手机上搜索药品名称,系统就能附近可提供服务的线下诊所、门诊等,引导用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这几乎是为GLP-1药物“量身定制”的功能,实现了肥胖患者线上咨询、线下就诊用药的诉求;帮助医疗机构对接患者;也让药企掌握到真实的临床需求,极大拓展了药品的销售范围。

该功能上线之后,广受消费者好评。已有多位消费者向健识局表示:医院挂号问诊太繁琐,可能也找不到对应的科室。有线上找药之后,第一时间就能和附近的专业科室联系上,十分方便。

医药电商平台经过不断升级进化,已能够承接普通患者、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各自不同的诉求,逐渐成为药品销售渠道的中坚力量。京东健康已经为行业趟出一条路,相信今后更多国内产品相继获批上市之后,相关企业能沿着成熟的路径,更快实现产品的触达和销售。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