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不可能的任务》深度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正遭遇贸易谈判泥潭。
报道称,特朗普近期誓言在90天内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以兑现其"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承诺。然而,专家警告称,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面临巨大挑战,传统贸易谈判通常耗时数月甚至数年,而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关税为杠杆加速进程,效果尚不明朗。
关税施压策略成效待观察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试图迫使各国重回谈判桌。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甚至提出"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的目标。然而,尽管部分国家如日本、韩国和印度已开始与美国接触,但中国等主要经济体仍未表现出妥协意愿。
知情人士透露,部分政府官员已意识到对华高关税的不可持续性,正研究降低关税的策略,以避免进一步冲击美国股市和小企业。自特朗普就职以来,标普500指数已下跌10%,而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中小企业正面临破产风险。
多国反应不一 谈判前景复杂
中国态度强硬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重申,不会在威胁下谈判,要求美方停止"极限施压",并在平等基础上对话。目前中美尚未展开实质性磋商,双方贸易僵局持续。
日韩谨慎应对
日本虽愿增加对美投资,但明确表示不会仓促接受不利条款。韩国则因国内政治动荡(总统弹劾及6月大选)导致谈判能力受限。
欧盟不满美方模糊立场
欧盟经济事务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指出,美方缺乏明确目标,欧方已提出具体建议,如扩大液化天然气采购,但若无法达成协议,欧盟已准备好采取反制措施。
英国与印度进展缓慢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表示,不急于与美达成协议,并强调食品安全等"红线"不可妥协。而美国副总统万斯虽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但印美贸易协定仍需长期磋商。
时间紧、任务重 政府内部压力加剧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面临人手不足、谈判经验有限等问题。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指出,美国以往贸易协议平均需18个月谈判加45个月落实,而当前全球贸易已因不确定性陷入停滞,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剧。
尽管白宫宣称已收到18份提案并与34国展开会谈,但专家认为,真正达成实质性协议仍需时间。特朗普本人则乐观表示,关税"可能大幅降低,但不会归零",并声称"90国均愿与美谈判"。
责任编辑:石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