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響應國家每年六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於5月31日至7月1日主辦首屆「香港非遺月」。
是次非遺月以「香港處處有非遺」為主題,當中包括20個「非遺精華遊蹤」導賞團,帶領市民參觀油尖旺、荃灣、大埔、沙田、東區和離島區六區的特色非遺。除此之外,署方將在非遺月中舉辦包括粵劇、舞麒麟、舞龍、木偶戲等在內的超過80場非遺表演、以及60個非遺互動體驗攤位,預計吸引不少於10萬人參與。
精選節目介紹
A.嘉年華/同樂日
1. 「香港非遺月 2025」開幕典禮暨非遺嘉年華
日期:5 月 31 日及 6 月 1 日
時間:中午 12 時至下午 6 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
主題:非遺節慶遍香江
活動內容:表演(長洲飄色匯演、粵劇選段、英歌、舞龍/舞獅等);工作坊/攤位(葉問詠春、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海陸豐/鶴佬水上人傳統婚嫁儀式中的陸上扒龍舟(龍船舞)等)
2. 「非遺無限∞」同樂日
日期:6 月 14 日及 15 日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
地點:香港非遺中心(位於三棟屋博物館)
主題:傳統與創新
活動內容:表演(非遺時裝秀、舞麒麟、廣東音樂/南音等);工作坊/攤位(吹糖技藝、線面技藝、香港中式服裝製作技藝及其他傳統手工藝項目)
B. 「非遺精華遊蹤」導賞團
1.油尖旺區(2025年6月7日及6月8日,共三團)
節目:蒸籠製作技藝、玉器製作技藝、木雕刻技藝、麻雀牌製作技藝、首飾製作技藝、港式奶茶製作技藝及砧板製作技藝等
2.荃灣區(2025年6月15日,共兩團)
節目:舞龍、舞麒麟、舞獅、舞貔貅、螳螂拳、瓜子製作技藝、雲吞製作技藝及天后誕等
3.大埔區(2025年6月1及7日,共三團)
節目:豆品製作技藝、茶粿製作技藝、涼茶、蛋撻製作技藝、打麵技藝及天后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