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险联社
今年3月底,上市的国资金融巨头中航产融(600705)发布公告,打算从上交所退市,4月份,中航产融股东大会通过了这个决议。
就在4月30日,上交所同意公司退市。
中航产融大股东是央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可以说“根红苗正”,没想到最后落得退市的结果。
2024年中航产融亏损4800万,而2023年盈利为2.9亿。2021年盈利44.71亿,2022年盈利16.8亿。
仅仅去年亏损了4800万就要退市,中航产融说的原因是“公司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在中航产融退市前,中国人寿一纸诉状把中航产融送上了法庭,要求支付股权回购价款本金及利息并扣除期间分红,总价款暂计算为2,709,652,150.09元(约为27.1亿)。
2018年,中航产融旗下的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要增资扩股,中国人寿参与了此次增资。现在中国人寿认为中航产融未能完成换股安排,要求被告回购股份并支付利息。
不过中航产融认为“涉案双方对案件理解有差异,后续审理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这应该是一个股权投资协议,中航产融或许与中国人寿签署了股权回购条款。
不过中国人寿对这一诉讼,并未有任何信息披露。
中国人寿投资入股的中航投资是中航产融下面一个重要的持股平台,持有中航信托84%股份、中航证券72%股份、中航期货82%股份、广发银行3.5%股份,等等。
根据中国人寿年报,中国人寿还持有中航信托•天启[2020]372号东航权益工具投资集合金信托计划,金额90亿,中航信托•天启21A155号永续债权益工具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金额80亿。
中国人寿2024年年报
4月18日,中航信托发布公告,聘请建信信托、国投泰康信托为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中航信托成为中融信托、民生信托之后,第三家宣告“托管”的信托机构。
中航信托寻求“托管”的原因是其经营陷入困境,天瑜系列、天启系列等多只产品逾期无法兑付。投资者指控中航信托通过篡改产品风险等级、虚构底层资产、挪用资金池资金等手法误导投资者。
中航信托网站
中国人寿最终能不能要回上面提到的27亿,只能等待法院判决了。
中航产融与保险行业的纠纷不止这一例。
2023年,信泰人寿把中航产融旗下的中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航租赁)告上法庭,要求承担连带责任。
这个官司比较曲折。
2020年,中航租赁将对奥凯航空的16.09亿债权转让给西藏信托设立的保瑞7号信托计划,这个信托计划真正的出资人是信泰人寿。最终,中航租赁获得了16.09亿现金,而信泰人寿获得了奥凯航空的16.09亿债权。
也就是信泰人寿拿真金白银换了一堆无法兑付的账。
中航产融2024年半年报
现在这个奥凯航空早就成了失信人,根本无力偿还信泰人寿的钱。于是信泰人寿把奥凯航空告上法庭,并要求中航租赁承担差额补足责任。不过去年,法院一审和二审都驳回了信泰人寿的诉求。
2018年,邹平笙成为信泰人寿大股东,2019年又成为奥凯航空的实际控制人。
2021年5月,邹平笙就被带走调查。根据后来检察机关调查,在2019年至2021年两年时间内,邹平笙利用担任信泰人寿董事长职务便利,通过协议存款、信托通道、投资不动产等方式,套取信泰人寿超过160亿的保险资金,这些资金一部分被用来购买信泰人寿的股权,另外一部分则被挪用到邹平笙实际控制的其他公司。
不知道,这里面提到的“信托通道”与西藏信托的这16.09亿有没有关系。
五一期间幸福航空停航,飞行员和空姐们为了维持生计,都纷纷寻找出路,有送外卖的,有当房产中介的,还有开网约车的。
幸福航空由幸福奥凯航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股东中也有中航产融和奥凯航空的影子。
就在今年3月,中航产融母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原董事长谭瑞松被决定逮捕。谭瑞松一度在金融投资圈很有名,比较痴迷投资业务。
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显示,谭瑞松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改制并购、承揽工程项目、职工录用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反正大佬们的资本运作都很“诡异”,不是咱们普通人能想象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