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异地求职,何处落脚?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又怎么能长期地安居下来?民生一件事,我们去上海看看走进校园的保租房供需对接会。
岗位可以进校园,可出租的房子也可以进校园。从4月27日开始,上海第四季“保租房毕业季进校园”高校毕业生安居保障专项行动陆续开启。首场供需对接会在同济大学举行,共有50多家保租房项目企业来到校园进行房源推介。
本季活动持续两个月,将推出70多个保租房项目,超1万套房源。进校园这种面对面咨询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房源的种类、价格,以及各种房源的差异。
首场对接会共有11所高校的毕业生参加,咨询量近5000人次。
来自同济大学的大四学生林杉依拿着一份自己手绘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了自己看好的房源信息。她已经找好了工作,准备在毕业前找到租住的房子。
在最近这个周末,林杉依开始实地看房,一共要看两个项目,都是单独的小户型,房租在3000左右。
推行“居住+”方式 满足青年人成长生活需要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迎合当下青年人对住房及环境的多样化需求,上海市在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中,主要推行“居住+”的方式,在基本居住功能之上叠加学习、办公、创业、文化、健康等功能,通过多方的资源赋能满足青年人成长的需要、生活的需要。通过青年人的成长,助力城市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