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香港特區政府日前宣布修訂資助專上課程學額與申請資格,要求持受養人簽證/進入許可的轉入專才子女,須至少居港兩年,才可以獲資助的本地生學費入讀八大及其他資助專上課程。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今日表示,接獲不少專才家長反映,新安排下須安排子女來港轉校,但大部分中學不接受中五至中六插班申請,有人因此打算放棄來港計劃,擔心此舉對本港是人才流失,建議當局完善配套,包括容許有條件的學校高中擴班,並設立一站式升學資訊平台,為學生提供初步評估,方便專才家長為子女配對相應學校。
朱國強指,近日接到不少專才家長反映,因以往未能成功插班入讀本港中學,而安排子女在內地入讀港澳子弟學校、民辦學校的香港文憑試課程等。新安排下,他們必須安排子女來港轉校,但大部分中學不接受插班申請,令他們感到相當傍徨。
朱國強認同,新安排原意是杜絕「考試移民」亂象,但專才計劃本質是吸引人才來港定居,期望當局修訂安排時,同時要完善高中插班的配套,兼顧不同持份者的實際需要。隨着未來或出現專才子女「叩門潮」,朱國強建議當局設立機制,容許有空置課室,不同收生組別的中學,申請在高中加班,所增加學額只供取錄來港插班的專才計劃受養人及新來港學童。
此外,朱國強透露不少中學拒絕專才受養人插班的原因,在於他們無法完成校本評核,因此建議政府與考評局商討,在過渡期安排下,容許插班來港就讀高中的專才子女,毋須提交校本評核,即所有分數由公開試決定。同時可優化現有為新來港學童適應啟動課程,讓優才計劃受養人在入讀中學前,或成功「叩門」後,接受短期的適應課程,以利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