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天文台表示,根據初步分析,今年到目前為止(截至8月15日)共有14個熱帶氣旋影響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當中有5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並須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較1月至8月長期平均值的約3.8個為多。這5個熱帶氣旋分別為蝴蝶、丹娜絲、韋帕、楊柳及一個在6月未命名的熱帶低氣壓(圖一)。
年初至今(截至8月15日)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的熱帶氣旋數目較正常偏多,可將主要成因歸納爲海洋條件與大氣環流兩方面:
海洋條件:今年大部分時間西太平洋海面溫度較氣候平均偏高。尤其是西太平洋暖水區面積較大,較廣的暖水面積提供充足的熱能及較高的大氣不穩定度,促進積雲對流增強,有利熱帶氣旋形成與發展。
大氣環流:今年夏季期間副熱帶高壓脊較多時間(特別是6月及8月)呈現偏西伸展的態勢。此配置使副熱帶高壓脊南側的東風引導氣流在菲律賓以東海域形成有利的通道,好讓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形成的熱帶擾動或熱帶氣旋移向南海北部,進而提高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的機會。
展望今年餘下時間,預計西太平洋海面溫度仍會略高於氣候平均。最新氣候模式亦顯示,未來數月進入南海的熱帶氣旋數目可能高於氣候平均值。綜合考慮厄爾尼諾/拉尼娜的發展情況及其影響、世界各大預報中心最新的預測,最新評估今年餘下時間仍然可能有2至5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屬正常至偏多。因此,市民仍需為今年風季的下半場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