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為確保本地就業優先,打擊濫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優化計劃)的行為,由上周四(18日)起,推出優化計劃下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時要求,包括僱主進行本地招聘時間由4星期延長至6星期,期間必須每周參加一次勞工處舉行的實地招聘會。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晨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指,政府曾考慮不同措施以打擊濫用,現時無法例對濫用輸入勞工的僱主施加罰款,曾考慮過要求僱主申請輸入外勞要先交「按金」,出問題時再沒收,但關注會否「殺錯良民」。
被問到為何不直接對濫用機制的僱主施加罰款,李家超指,有思考過,但由於機制屬行政措施,考慮先要求輸入勞工的僱主繳交按金,若濫用就沒收,當成罰款,但此舉有副作用。他續指,現時食肆經營困難,這會令有經營困難的企業「百上加斤」,「第一,你殺錯良民。第二,我們經濟有困難,經營有困難,我還要用十一項(措施)支援中小企,你叫我擺個『按金』在這裡,你不就是百上加斤。」
李家超相信並非所有申請輸入外勞的僱主都立心不良,在新措施下濫用有關計劃的情况會減少很多,「當你話佢(僱主)聽,我會聚焦睇住你,佢哋就唔會咁亂嚟;若措施無效,亦會加大力度。」
最新6月至8月份失業率維持3.7%,餐飲業失業率持續,有意見指當行業失業率高於一個比例就應停止輸入外勞。被問到會否推出「熔斷機制」,李家超強調,政府會動態地檢視情况,不可以「鐵板一塊」,政府要靈活,目前飲食業正在經濟轉型期的「洗牌過程」,有些企業的確需要幫助。他又指,不是說某個行業缺人但又有人失業,聘請這些失業人士便可以解決問題,「要有關技術去配合,不是一個數目字,這裡有一個崗位,你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