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央视网2025-10-19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主产区秋粮及重要农产品迎来大面积收获。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视角出发,沿着海岸线从南到北看“海上粮仓”丰收进行时。

精深加工带动产业升级 丰富百姓餐桌

作为全球首艘15万吨级的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于2025年4月刚刚交付运营。眼下,养殖工船上的大黄鱼迎来收获。

当记者来到“国信1号2-1”大型养殖工船时,正赶上大黄鱼出舱。这艘养殖工船设置15个标准养殖舱,鱼类年产量约3600吨,是名副其实的深海养殖“巨无霸”。

这里是“国信1号2-1”大型养殖工船的养殖舱,记者手中的大黄鱼是黄色的,而水池里正在生长的大黄鱼是白色的。这是因为大黄鱼体内有一种特殊的色素,在黑暗环境下色素会扩散,从而呈现黄色。而白天在光线照耀下色素会聚集,从而呈现白色。在捕捞前,工作人员会保持24小时黑暗环境,这样起捕后的大黄鱼通体金黄品相最佳。

在捕捞现场,为了保持大黄鱼的外表颜色,即使在白天养殖舱内也一片漆黑。工作人员仅依靠发出红光的照明灯逐步收拢渔网,并通过吸鱼泵将大黄鱼运输到上层甲板进行冰鲜后装箱处理。

工作人员介绍,和传统网箱养殖不同的是,在航行中,养殖工船能够有效避免水温下降、台风来袭等不利影响,最大程度营造稳定良好的鱼类生长环境。每个养殖舱还配备了6个增氧设备,为规模化养殖大黄鱼提供支撑。

在深海养殖舱中,大黄鱼通过持续游动可以保持肌肉紧实、肉质鲜美。不仅养殖的水产品品质在提升,这样一艘大型养殖工船上的工作人员仅40人左右,进行了160多项智能化升级,实现鱼苗入舱、成鱼起捕、投喂饲料等核心生产环节全流程机械化,养殖水体从8万立方米增加到10万立方米,养殖产量提升20%左右。

不只水产品品质提升、养殖规模扩大,如今,市场上水产品的品类也越来越丰富。针对越来越细分的市场,水产企业也加快转型升级,不断丰富产品供给。

走进山东荣成这家金枪鱼加工企业,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将金枪鱼分割、去骨,制作成鱼柳、罐头等食品,销往国内外市场。负责人介绍,这些金枪鱼都是企业自己的远洋船队捕捞回来的,年产量在15000吨左右。相较于直接销售,加工后的渔获物“身价”倍增。

作为一家以远洋捕捞业务起家的企业,向水产品加工转型并不轻松。为此,他们专门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引进金枪鱼去皮、包装等环节的机械化设备,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这家企业已经开发各类金枪鱼产品10多种。近期,他们还利用加工剩余的鱼肉开发猫粮等宠物用品,收获市场好评。

2025年1—9月,荣成规模以上海洋食品企业产值达80亿元。当地依托港口码头,打造捕捞、回运、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这一完整的远洋渔业产业链,让越来越多优质海产品走上百姓餐桌。

在威海环翠区的这家水产品加工企业,有一面发明专利墙,上面展出了10多种专利项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联合科研机构,从鱼鳞、海带等海产品中提取胶原蛋白、多糖等营养物质,制成口服液、饮料等产品,丰富市场供应。

企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不断拓展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企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产品也从单一的水产食品向更多领域发展。水产育种中国“芯” 筑牢“蓝色粮仓”根基

种子是农产品的“芯片”。水产品的品质提升、品种丰富,离不开种源的支撑和养殖技术的进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培育适合大规模养殖的水产新品种。他们的工作如何开展,又有哪些新成果?

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实验室里,陈松林院士正带着学生做实验。这条鲜红的海鱼俗称红瓜子斑,是一种名贵的热带野生鱼类。眼下,陈松林院士带领团队突破红瓜子斑的人工繁育技术,在山东等地的养殖工厂进行批量化育苗、养殖,实现“南鱼北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介绍,北方适合养殖的高价值的鱼类比较少,他们将南方的名贵的海水鱼类,比如红瓜子斑引进到北方,在“南鱼北养”上,通过构建循环水系统提高养殖水温,这样使南方热带的海水鱼类能在北方安家、落户、生长,形成产业。

陈松林院士介绍,“南鱼北养”不仅要克服水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鱼类病害防控、自动投饲等养殖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突破育苗技术,实现野生红瓜子斑人工繁殖的同时,他和团队还致力于培育出抗病力强、生长快的鱼类新品种。

陈松林介绍,他们建立了海水鱼类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制了我国第一款鱼类抗病育种基因芯片。采用这个基因芯片,他们就可以筛选出抗病的鱼类新品系,筛选出抗病的个体,用来繁殖后代,提高养殖产量、经济效益。

水产新品种培育离不开优质的种质资源。位于青岛的国家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目前已入库海洋渔业生物种质实物资源近14万份、信息资源50万余条,保存样本包括了海洋经济种、生态种、特有种、稀有种和濒危种等重要生物资源。

在群体资源库内,一个个海洋生物种质资源被精心保存在特制的容器中。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伟介绍,用酒精为主的保存液可以保存种质资源的活性物质,可以为生物多样性还有种质资源挖掘提供素材,从细胞基因方面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科研。

依托种质资源库的项目平台,目前,黄海水产研究所已牵头培育出20个水产养殖新品种。主导完成龙利鱼、牙鲆、海带等海洋物种的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并研发推广工厂化循环水、深远海大型养殖设备等养殖新技术、新模式。

陈松林表示,建设这个种质资源库的目的,就是将散落在江河湖海的优异的种质资源收集起来、保存起来,进一步进行开发利用。下一步,他们还要进一步地收集更多优质的海洋渔业生物,挖掘它们的优异基因用于育种。

(有片) 電騙收款發收據 扮特務大學生落網 涉7案呃錢逾640萬

2025-10-21

第69屆香港報業公會執委選舉結果公布

2025-10-21

天文台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25-10-21

黃淑嫻:香港預期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已取得進展

2025-10-21

行李藏值1800萬氯胺酮 德國抵港旅客被捕

2025-10-21

機場貨機墮海│據悉4機組人員已進行酒測 警方重案組跟進

2025-10-21

機場貨機墮海│北跑貨機轉向留下胎痕曝光 民航處確認跑道復修重開

2025-10-21

晚上多雲有陣雨 明早最低19度 展望周四氣溫回升

2025-10-21

資本市場疑慮企業「漂綠」行為 業界指需確保報告準確度透明度

2025-10-21

(有片) 東涌新入伙屋苑住戶聘內地黑工裝修 入境處拘10男女包括3僱主

2025-10-21

教育局辦《港九大隊志(增訂版)》贈書儀式暨講座 提升國教成效

2025-10-21

長洲男子非法駕駛電動三輪車 涉3宗罪被捕

2025-10-21

大灣區行業發展指數2025發布:香港三大行業領跑

2025-10-21

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現已接受申請

2025-10-21

外媒聚焦四中全会:彰显中国发展信心和战略定力

2025-10-21

里斯本缆车事故初步调查报告:多项违规操作酿大祸

2025-10-21

俄外长:“立即停火”方案违背俄美此前达成的共识

2025-10-21

耗资数亿美元 白宫进行“100多年以来最大规模扩建”

2025-10-21

高市早苗内阁完成认证 正式成立

2025-10-21

习言道|涉及老百姓的事,习近平一再强调八个字

2025-10-21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25-10-21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从“十四五”看中国答卷

2025-10-21

行走江河看中国 | 汉江秋汛“轮番考” 科学调度交出安澜硬核答卷

2025-10-21

这五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2025-10-21

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2025-10-21

把二氧化碳“锁”回深海(“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②)

2025-10-21

新疆轮台县胡杨林迎来最佳观赏季

2025-10-21

奋进的新疆·我们的“十四五”丨实力跃升新高度

2025-10-21

西藏这里的秋日风景绝了!

2025-10-21

“中国新疆之美,百闻不如一见”——日本知名学者和经济界人士代表团参访新疆

2025-10-21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49.98亿

2025-10-21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2025-10-21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勇闯科技前沿 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2025-10-21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2025-10-21

以理念之变引领发展之变——从发展实践看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2025-10-21

创新潮涌逐浪高——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见闻

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