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河看中国|松辽流域绘就粮安与生态共荣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2025-10-20

中新网10月19日电(李季 高可欣 任思雨 黎园)金秋时节的东北平原,沃野千里,稻香四溢。这片孕育了“北大仓”的沃土,既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的千钧重任,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密码。如今,随着水网渐密、沟壑焕新、生态变现,松辽流域正以水为笔,在黑土地上绘就一幅粮安底色更浓、生态画卷更美的时代新图景。

水网润田:织就黑土丰收的“血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松辽流域,这句话早已融入黑土地的肌理。从三江平原的千顷稻田到松嫩平原的万亩玉米地,纵横交错的水网如同大地的“毛细血管”,将生命之水精准输送到每一寸耕地,托起了“一亩地产千斤粮”的希望。

目前,松辽流域已建成600余处万亩以上灌区,1.8亿亩灌溉面积覆盖流域32%的耕地,如同为黑土地披上了“灌溉保障衣”。

近年来,流域内持续推进灌区升级改造:26处大型灌区、142处中型灌区开展现代化改造,5处新建中型灌区落地生根。这一系列举措,不仅破解了黑土区长期受渍涝困扰的土壤黏重、盐渍化难题,更让古老灌区焕发新生。

在三江平原,水稻种植户们用上了“节水控灌”技术,通过“浅-湿-干”的循环灌溉模式,既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又让稻谷颗粒更饱满;“旱平免提浆”技术更是让每亩田节约60立方米泡田水,土壤含氧量显著提升,稻穗在疏松的黑土里长得格外壮实。

而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西辽河流域,赤峰市松山区的田间地头藏着“节水密码”。滴灌带沿着玉米根系蜿蜒伸展,每一滴水都精准浸润土壤,在保证亩产不减的前提下,用水量较传统灌溉减少近半。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靠天吃饭”到“依水定产”,松辽流域的水网建设,正逐步让黑土地的丰收更有底气。

沟壑焕新:抚平黑土“伤疤”变良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连片的良田之上,曾有一道道侵蚀沟如同“伤疤”,啃食着黑土地的生机。东北黑土区漫川漫岗的地势,让春季融雪、夏季暴雨化作“利刃”,在疏松的黑土上切割出深深沟壑——有的沟长达数公里,深近10米,把完整的耕地分割成“碎片”,连收割机难以通行。

此后,一场跨越数年的“治沟行动”开始实践,各地用智慧与耐心抚平黑土的“伤痕”:黑龙江拜泉县在沟底铺柳条、边坡栽樟子松与紫穗槐,一条条侵蚀沟变身“绿色长廊”,风穿过林间,引来野鸡、野狐狸林间筑巢;内蒙古突泉县巧用煤矸石填充沟壑,昔日“吞地”的大沟,如今变成了能种玉米的平整良田;吉林通化县的村民们则用柳条编织成一张张“防护网”,沿着沟岸铺展开来,柳条在水土滋养下生根发芽,既固住了泥土,又为沟壑披上绿装。如今,行走沟边,仿佛能听见黑土地复苏的呼吸声。

“十四五”以来,东北黑土区累计投入中央资金144.06亿元,带动地方资金45.35亿元,46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5.73万条发展型侵蚀沟停下“扩张的脚步”,1374万亩耕地得以守护,每年新增粮食产量达3.3亿斤。2024年增发国债支持的治理项目更创下“治沟加速度”,单年度治理2.77万条侵蚀沟,保护665万亩耕地,年增粮食1.6亿斤。

更令人欣喜的是,“沟壑变良田”的奇迹不断上演:辽宁抚顺县治理295条侵蚀沟,新增耕地390亩;内蒙古科右前旗整治265条沟壑,恢复耕地80.34亩、新增耕地67.64亩。这些“新生”的耕地,在黑土地上长出金灿灿的庄稼,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增量砝码”。

生态变现:让黑土价值“活”起来

当侵蚀沟变成良田,当绿水青山环绕家园,松辽流域开始探索:如何让黑土地的生态价值,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答案,藏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创新实践里。

2025年初,辽宁抚顺县的一场签约仪式,让黑土区侵蚀沟治理迎来“零的突破”——全国首单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落地,16.7亩新增耕地指标以167万元成交。这16.7亩地,源自抚顺县用增发国债资金治理的侵蚀沟,如今不仅每年能多产1.67万斤粮食,交易所得更反哺后续水土保持工程,形成“治理-增收-再治理”的良性循环。

同年9月,内蒙古科右前旗的“小流域+侵蚀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紧随其后,43.17亩治理后新增的耕地指标完成交易。收入一部分分给村民增收,一部分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还有一部分投入水土保持功能提升。“以前治沟是‘花钱办事’,现在治沟能‘挣钱养沟’,还能让咱农民得实惠。”科右前旗的村民李永海说,“治理后的地连成片,收割机随便跑,每亩人工费省三成,粮食还多收五六百斤,一年多赚好几万!”

从“治沟护土”到“生态变现”,松辽流域的探索让黑土地的生态价值不再“沉睡”。每一寸新增的耕地,都是生态保护的勋章;每一笔交易的达成,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如今,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较2020年减少近1万平方公里,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比大幅下降,曾经的“黑土伤疤”,正变成孕育财富与希望的“金土地”。

如今,随着水网越织越密、沟壑越治越美、生态价值越变越活,松辽流域正以更昂扬的姿态,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书写着“粮安天下”的新答卷。

航空安全事故频发 美参议院一委员会通过空域管控法案

2025-10-23

匈牙利总理:布达佩斯峰会的筹备工作仍在继续

2025-10-23

外媒聚焦中国战略布局:“十五五”规划涵盖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2025-10-23

惊险!印度总统直升机降落时遇险 直升机坪地面突然下陷

2025-10-23

美政府“停摆”三周整 食品救济摊位前排起长队

2025-10-23

乌干达车祸遇难人数修正为46人

2025-10-23

冰岛首次在野外发现蚊子

2025-10-23

塞尔维亚首都发生枪击和纵火事件 武契奇发表讲话

2025-10-23

SpaceX称识别并切断缅甸电诈园区周边逾2500台“星链”设备

2025-10-23

卢浮宫馆长出席听证会 承认未及时察觉窃贼行踪

2025-10-23

印度恢复驻阿富汗大使馆

2025-10-23

16歲少年為「搵快錢」看管毒倉和販毒 與兩名幕後操控者同被捕

2025-10-23

(有片)今屆立法會共通過130項法案 梁君彥:解決多個「老大難」問題 成績亮眼

2025-10-23

(有片多圖)海關偵破9宗跨境轉運冒牌球鞋案 檢炒款值千萬元假貨拘兩司機

2025-10-23

「Youth Common」青年客廳項目今年底推出  料明年首季正式投入運作

2025-10-23

機場貨機墮海│陳美寶要求土耳其當局協助善後 涉事機組人員留港助查

2025-10-23

丘應樺出席第比利斯絲綢之路國際論壇 推廣香港優越的營商環境

2025-10-23

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巡迴宣講(港澳站)活動於今舉行

2025-10-23

逾六成直資校有意申試點 增收非本地生

2025-10-23

港島總區打擊白牌車 截兩司機扣兩輛七人車

2025-10-23

打擊賭毒及三合會收入來源 警油尖旺深拘65人

2025-10-23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总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2025-10-23

国务院同意自2026年起,将每年4月第四周设立为“全民阅读活动周”

2025-10-23

擘画新蓝图

2025-10-23

银发族成错峰出游新主力 “适老”旅游产品催热淡季市场

2025-10-23

强化取用水全过程管理 保障用水需求——“十四五”水资源监管成效显著

2025-10-23

台青谈台湾光复80周年:驳斥“台独”史观,守护中国人认同

2025-10-23

入境事務處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舉行桌上推演 加強口岸應變協調能力

2025-10-23

連續三日錄兒童流感嚴重個案 衞生署籲學校按預防傳染病指引執行防控措施

2025-10-23

青年金鐘捱斬浴血送院 聲稱無欠債無結怨警緝兩刀手

2025-10-23

公安部刑侦局详解:你是如何被诈骗团伙盯上的?

2025-10-23

30歲男子確診猴痘情況穩定 潛伏期在台曾有高風險接觸

2025-10-23

大风黄色预警:海南、广西等8省区部分地区阵风可达7至8级

2025-10-23

台风预警:“风神”向南偏西方移动 海南、台湾等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2025-10-23

抗阻训练会让孩子长不高?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练?别误会抗阻运动|运动是良医

2025-10-23

海口“三港”定于10月22日24时恢复运输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