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黑龙江省绥化市,联合收割机在2780万亩良田中往复驰骋,车斗里的粮食堆成了金色山丘,打包好的秸秆整齐地被码放在地上。
“今年补贴了近3万元,加上水稻最低收购价稳中有升,算下来纯利润比去年多了好几万元。咱这粮食越种越有底气。”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种粮大户张立军的450亩水稻已完成收割,手机还收到了农机购置补贴到账的信息。
近年来,绥化市通过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绥化始终把粮食安全战略摆在首位,今年粮食作物种植计划提前15天完成。”绥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宝峰说。
以务实政策持续提高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近几年,绥化市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推广大垄双行、一喷多促、水肥一体化等模式,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
在庆安县久胜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防渗渠与智能喷灌系统构筑起现代水利网络。当地派出5支单产提升服务队每月定期下乡,从选种、植保到水肥管理,为农户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目前,这种“专家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服务模式已在绥化市1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广。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直接打至银行卡,农机购置补贴能省三成,还有生产者补贴托底,算下来每亩地成本能降200多元。”肇东市昌五镇种植大户刘刚的账本记满了2025年惠农政策红利。今年中央财政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在绥化全面落地,从种到收为农户提供全链条支持。
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让种植户享受到满满的政策红利。今年备春耕期间,绥化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月末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30.15亿元,同比增长7.32%,支持涉农主体8.1万户。针对不同作物的补贴政策更精准,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让肇东、青冈等主产区农户受益,“一喷多促”补助为大豆种植户减负。
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绥化市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打造农业大数据平台,以数字技术赋能粮食增产。目前,当地10个县市区全部被确定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4年,绥化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92%,比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据统计,2025年绥化市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已发放超2亿元,带动农户投入6亿元升级装备,大垄密植面积从去年的143万亩跃升至584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超24万亩。
“十四五”期间,绥化共选育推广优良农作物新品种50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0余项、发明专利20余项,常规粳稻、大豆育种处于黑龙江省领先水平。
10月中下旬,肇东市象屿金谷粮食收储库,运粮车排起长队。“最低收购价托底,市场价又高于托市价,卖粮比往年省心多了。”农户李建国刚办完手续,粮款就直接打入银行卡。今年,中央储备粮绥棱直属库建仓三期项目启动,同步配套科技储粮与智能化设施,以技术升级护航粮食安全。
受益于政策红利,绥化市43家规上玉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098万吨,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25年,绥化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已形成9条产业链、50余种产品矩阵,从初级淀粉到高端保健品的全链条开发。
好政策持续推动黑土粮仓更大更强。以黑龙江省级“黑土优品”品牌为依托,绥化市突出“寒地黑土”区域品牌打造,“十四五”期间实现品牌价值1002.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