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
当前位置:新闻 > 澳门 > 正文
議員促理順公私工程協作避免「道路拉鏈」問題惡化
2025-04-16 来源:力报

立法議員林宇濤早前就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重複開挖問題提出書面質詢,要求政府交代工程安排及改善協調機制。交通事務局回覆稱,私人樓宇接駁公共管網工程因需待竣工前確認細節,較難提前納入年度協調計劃,但承諾透過預先通報機制整合工程,並爭取今年開放「道路工程管理統一平台」予私人實體使用,提升效率。近年本澳道路工程數量持續上升,重複開挖問題屢引民怨。 (資料圖片)立法議員林宇濤促請當局從制度上理順公私工程協作,避免「道路拉鏈」問題惡化。 (受訪者提供圖片)

事件源於交通事務局2月10日公佈,因應新大廈落成需接駁管道,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自2月13日起分階段封閉交通,24條巴士線改道。林宇濤指出,相關工程屬樓宇驗收必要程序,政府理應早掌握工期,卻未列入「2025年度確定協調區工程清單」,質疑協調機制存在漏洞。他引述業界反映,新建樓宇工程長期未被納入道路工程合併機制,導致落成後接駁工程拖延,衍生重複開挖問題。

交通事務局回應稱,私人樓宇接駁工程需由業權人主動申請,且接駁條件須待竣工前才能明確,故難提前列入年度計劃。現行機制下,當局會在收到年度計劃內工程申請時,主動諮詢周邊新建樓宇承建商協調施工,未來將透過制度化措施加強銜接。

地下管線資料庫覆蓋九成設施

針對道路工程協調工具,交通事務局表示,「道路工程管理統一平台」現主要用於政府及專營公司工程,今年將推動開放予私人實體使用,提升使用率。地籍局則指,全澳地下管線地理資料庫已整合九大類管線共56萬筆資料,更新至2024年第四季,各監管部門可透過系統查閱並自動匯出管線圖,但未提及是否開放予工程人員使用。

當局稱持續監察調整

對於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工程期間試行恢復運動場道雙向行車,林宇濤質疑運動場道與封閉路段距離逾一公里,且多數改道巴士未行經該路段,疏導成效有限。政府解釋,此舉旨在分流往路氹城車輛,並因應學院路高峰車流量達2,000標準車/小時,封閉部分排角路以保安全,強調措施實施後周邊交通疏導能力已提升,將持續監察調整。

輿論促落實長遠規劃

近年本澳道路工程數量持續上升,2025年大型工程同比增39%,重複開挖問題屢引民怨。政府雖提出整合平台及資料庫等方案,但如何落實前瞻性協調、縮短工期,仍待具體行動。林宇濤促請當局從制度上理順公私工程協作,避免「道路拉鏈」問題惡化。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