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国主要动因分析
在选择归国的原因中,“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是最重要的驱动力,有三分之二的人选择。此外,超过一半的人选择“具有为国奉献的意愿”,显示了归国留学人员的爱国情怀。
选择回国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
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国文化和美食的眷恋”也是重要的归国理由,有 29.1%选择。
2.在京发展的意向分析
归国留学人员回北京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61.6%的受访者认为 “家人、朋友在北京”为其回北京发展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北京的优势和资源也是留学人员回北京发展的主要原因。
回北京发展的主要原因(多选题)
图片来源:《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
回到北京发展的留学人员大部分都没有再次出国发展的意愿或者是这样的意愿较弱,占比约三分之二。
回到北京发展后,是否还有出国发展的意愿
图片来源:《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
在吸引留学人员的政策方面,与就业相关的政策是吸引归国留学人员的主要方面。
62.9%的受访者认为能吸引归国留学人员的激励政策是“提供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机会”,60.1%的受访者认为是“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57.7%的受访者认为是“完善留学回国人才就业服务机制”。
能吸引归国留学人员的激励政策(多选题)
图片来源:《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
3.出国留学的收获分析
从出国留学的原因来看,88.2%的受访者为了“增加见识,获得国际视野”,66.1%的受访者为了“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
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多选题)
图片来源:《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
55.6%的受访者认为“国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51.1%的受访者为了“增强职业综合竞争力”。
此外,“磨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等也是受访者们选择留学的原因。
约85%的归国留学人员认同“出国以后更爱国”的观点,这表明留学经历不仅没有削弱留学人员的爱国情感,反而因为切身体会到综合国力提升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希望回到祖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国以后是否更爱国
图片来源:《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
关于留学收获,93.1%的北京归国留学人员中认为留学收获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和效果,充分反映了他们对留学体验的高度认可。
留学收获是否实现了预期
图片来源:《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
北京归国留学人员就业
薪资水平与职业发展
1.薪资水平
在薪资水平方面,在京就业归国留学人员的年薪集中在12-40万元人民币之间,约58.1%年薪为20万元以上。
其中,35.7%年薪为20-40万元,28.8%的年薪为12-20万元。12.5%年薪60万元及以上,13.1%的低于12万元。
在京就业的归国留学人员中,49.7%认为薪资达到预期。然而,有38.4%表示薪资低于预期,另有12.0%表示远低于预期。
这一数据反映出,尽管薪资水平整体较高,但与留学人员的期望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2.工作满意度
在京就业的归国留学人员中,65.0%表示对就业状态感到满意。
然而,有25.8%表示不太满意,3.0%表示非常不满意。
相比于薪资预期,对就业状态的满意度更高,这一方面反映出留学人员因为留学成本较高对薪资水平要求较高。
对就业及创新的积极影响
1.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归国留学人员已经成为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
调研数据反馈,目前处于就业状态的北京归国留学人员中,有60%属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互联网平台、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或新兴产业领域。
处于创新创业状态的北京归国留学人员中,80%以上属于新质生产力或新兴产业领域,其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推动北京科技创新进展
大批归国留学人员成为了北京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成为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引领北京乃至中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搭建了众多区别于国内传统体制的新型科研平台,推动了中国基础科研水平的提升,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同时,他们为北京高校注入了新鲜力量,带来了全球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治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北京高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中有大量具有留学经历的院士。
他们以自身留学所学,产生了许多开创性科技成果、工程科学技术,深入拓展了一系列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有力推动并支撑了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促进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中外交流
归国留学人员在人文交流上具有独特优势,是北京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讲述北京故事的鲜活样板。
据调研,在北京归国留学人员中,有约10%的人员在文化、体育和娱乐领域发展,有6%的人员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中发展。
他们既是北京相关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北京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发挥了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交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