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由香港特區國安委主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昨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國安委主席李家超致辭時表示,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危害國家安全的威脅可以突如其來,香港必須時刻警惕,做好面對巨大挑戰的準備:第一、要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第二、深入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第三、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第四、不斷推廣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全民教育。
李家超表示,2019年香港經歷了「黑暴」、港版「顏色革命」的慘痛,至今仍驚恐難忘。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年以來,社會穩定了,市民生活正常了,但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不能忘記中央在香港最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公布實施香港國安法,止暴制亂,即時回復香港的安全穩定。
美國打擊已成狂態 「算錯數」顯歪理
他表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香港未來面對國家安全的風險會更風高浪急。美國打擊中國和香港特區的肆意妄為已經變成狂態:美國有起碼21部國安法,卻不容許香港只是它十分之一的兩部國安法,美國可以拿着機關槍卻不容許香港有防彈車;最近的狂態更心血來潮,拿貿易作武器,對香港施加百分之一百四十五的所謂「對等關稅」,最荒謬的是算術都算錯了,香港是零關稅,對等的話,應該是零,這不但展現美國滿口歪理,更示範了美國霸權自居的真面目。
李家超強調,面對美國肆無忌憚的霸權主義,我們要站穩腳步,團結一致,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香港特區全力支持國家應對美國挑戰,維護中國正當權益,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港續以系列活動提升國安意識
李家超表示,會從四個方面做好面對巨大挑戰的準備:
第一、要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貫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最高原則,時刻以國家安全的高度觀察和思考問題,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第二、深入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和化解安全風險,鞏固提升應急處變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香港有一個安全、穩固的根基,我們就能更從容面對不同挑戰。
第三、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繼去年3月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後,特區政府更新了《公務員守則》,把國家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又修訂了《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也通過了《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
特區政府會繼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包括修訂《職工會條例》。在修訂法律的同時,保安局會推出指引,說明公職人員履行職責時,恪守《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要求;教育局亦會更新《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深化中小學的國安教育。
第四、不斷推廣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全民教育。過去兩年,特區政府在國家安全的宣傳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國安教育會以新穎方式,通過跨媒體和科技應用,增添學習樂趣,我們會「以長帶幼」、「以幼帶長」等多元策略,推動家庭共同參與,提升全民意識。
李家超表示,二十屆三中全會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更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堅實保障。在全面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的同時,我們要竭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持續築牢國家安全屏障,堅固高質量發展的安全根基,共創繁榮昌盛新時代,為強國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陳國基:絕不容忍造謠抹黑惡意中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由香港特區國安委主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軟對抗的迷惑性和對安全和發展的破壞力」主題講座上,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軟對抗」是影響政治安全、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大風險因素,危害性不亞於「硬對抗」。「軟對抗」涉及領域廣泛、手法多變,滲透在教育、文化藝術、宗教、大眾傳播、網絡世界等社會生活各個範疇,由於他們很懂得利用灰色地帶,故較難用法律手段處理。在新的形勢下,特區政府必須把防範懲治「軟對抗」作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工作。
陳國基指出,「軟對抗」主要有四方面危害:
一是阻礙政府施政。常見於散布假消息,曲解正面的發展和惠民政策等,令市民誤解、抗拒。
二是加劇社會內耗。藉着個別意外事件或一些存在不同看法的發展項目,借題發揮,挑起事端,引起怨憤,動員頑固對抗勢力,希望積聚能量,伺機再組織和推動激烈反政府行動。
三是損害香港形象。以維護人權、自由、民主等虛無飄渺的概念為幌子,虛構事實、曲解真相、以偏概全,嘩眾取寵操縱輿論,與外部勢力唱和呼應,令外國公眾對香港產生完全不符實際的不良認知,輕則阻撓香港的國際聯繫,重則招致無理打壓。
四是荼毒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濫用言論、文化、藝術、創作自由,以極其迷惑性的表現形式,傳遞、灌輸扭曲片面的價值和認知,令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積累對國家的隔膜、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不信任甚至仇視。久而久之,歪理深深影響市民的國家認同。
主動駁斥謠言 培育資訊素養
陳國基強調,即使國安法律已可有效防止黑暴重臨,但「軟對抗」可能帶來的誤解認知、不信任情緒和民心分化渙散,仍要高度防範、積極應對、有效消除。因此,特區政府主要從四方面着手消除「軟對抗」的危害:
一是必須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堅決將反中亂港分子排除在管治隊伍之外,從治理體系上杜絕「軟對抗」的空間。「我們正修訂《職工會條例》,防止職工會再被用作聯繫、發動、動員和組織『反中亂港』活動、進行『軟對抗』、『認知戰』的工具。」
二是依法保障言論自由,但絕不容忍針對特區的造謠抹黑和惡意中傷,「我們必須第一時間駁斥謠言、澄清真相、闡明正理,避免市民和國際輿論受到誤導。如果有確實證據,證明該等行為有觸犯維護國家安全罪行之嫌,或該行為可能觸犯香港特區其他法例,我們會嚴正執法,以儆效尤。」
三是必須力求完善施政,做好各種溝通解說工作,不給反中亂港分子挑動「軟對抗」的可乘之機。「在這方面,我鼓勵立法會議員、區議員以至關愛隊成員都出一分力,在日常與市民接觸時,如果察覺市民對政策有誤解,可協助澄清,早察覺、早糾正;如發現措施確有需要改善之處,亦要及時向政府反映,政府一定會從善如流。」
四是必須加快塑造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並且培育智能時代的市民資訊素養等,「我們會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尤其是學生及年輕人對國家和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與熱愛,厚植家國情懷,構建繁榮香港、貢獻國家的共同目標;同時加深全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對『軟對抗』危害的認識,提高辨別『軟對抗』手法、抵禦『軟對抗』侵襲的能力,在全社會形成共抗『軟對抗』的健康局面。」
陳國基強調,只要我們堅持「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各項工作到位,幹出實績,民心歸向,「軟對抗」在香港就沒有土壤、沒有市場,掀不起大浪。

鄧炳強:跨部門協作應對「軟對抗」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在「軟對抗的迷惑性和對安全和發展的破壞力」主題講座上表示,「軟對抗」是透過一些看似和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為切入點,利用假新聞、假消息或者偏頗報道等,通過輿情、網上發酵等手法分化社會,或是挑動香港和內地之間的矛盾或者其他負面的情緒。因此必須聚力凝心,全方位打擊「軟對抗」。
鄧炳強直言,外部勢力和他們的本地代理人仍死心不息,每日不斷找機會,危害國家和香港特區的安全,包括外部勢力通過抹黑和所謂「制裁」妄圖危害我們的國家安全,潛逃海外的反中亂港分子繼續宣揚「港獨」、本土恐怖主義以及「軟對抗」。因此,特區政府必須聚力凝心,全方位打擊「軟對抗」,包括:
一是加強情報收集及執法的工作。「我們一方面要透過情報收集持續防患於未然。亦要採取『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去打擊危害國安的行為和活動。」
二是及時反駁抹黑言論。「自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以來,保安局已經對失實言論和偏頗報道作出超過200次的反駁。」
三是優化法律工具,「例如,我們完善了《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令被裁定觸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人士,不能擔任註冊社工。」
四是加強跨部門協作。「我們將會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指引,列明公務人員應如何在執行職務時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包括留心『軟對抗』的出現,並採取積極的應對行動。」
五是深化宣傳教育工作。幫助市民大眾認清國家安全風險和「軟對抗」手段的本質,以在社會上形成知法、守法、護法的風氣,提升大眾慎思明辨的能力、不受「軟對抗」的影響。

蔡若蓮:「強心強師」防邪說滲透校園
(記者 黃子晉)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在「軟對抗的迷惑性和對安全和發展的破壞力」主題講座上表示,「軟對抗」最危險的地方在「軟」字,因為「軟」容易入心、入腦、登堂入室。同學在不知不覺間受這些言論影響,形成偏激、片面甚至錯誤的價值觀,更厲害的是被人利用、煽動參與違法的行為,破壞社會安寧、危害國家安全,後果非常嚴重。
幼童繪本藏極端思想 如糖衣「獨」藥
蔡若蓮表示,隨着時代和科技進步,散播和滲透「邪說」的方式更加隱蔽和複雜。例如,有人以言語治療師的身份,編寫羊村故事的繪本,用豺狼代表中央政府,市民被描繪為受迫害的小綿羊,維護國家安全被畫成武器,把暴徒描繪成大英雄,故事表面是教小朋友識字聽故事,但實質是向心智未成熟的同學宣揚仇恨政府的對抗思想。
除了出版,常見的還有在網絡的謠言,或在看似正常的交流學習中,散播滲透政治立場,將正常的學習活動描繪成被迫「送中」,將國民教育說成「洗腦」。同學在不知不覺間受這些言論影響,形成偏激、片面甚至錯誤的價值觀,更厲害的是,被人利用、煽動參與違法的行為,破壞社會安寧、危害國家安全,後果非常嚴重。
如何防範敵對勢力滲透校園?蔡若蓮強調,要嚴防「軟對抗」,必須從「強心」出發,做好價值觀教育,培養同學的愛國心,增強他們的免疫力;同時提升教師的專業認知和敏感度,建立「強師」隊伍。加強學校監察管理的機制,以及強化跨界別合作,合力築起國家安全保護網。
蔡若蓮表示,年輕一代是未來,學校是防範「軟對抗」的最前線。通過強化愛國主義價值觀教育、建立教師專業團隊,通過「強心」、「強師」,做好國家安全教育。時刻保持警覺,強化監察管理,以及跨部門協作,防範各種以偽裝身份進行的「軟對抗」,鞏固校園國安屏障,讓年輕一代成為愛國愛港、「一國兩制」的接班人。

劉兆佳:外力料續對港搞宣傳戰挑矛盾
(記者 黃子晉)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劉兆佳昨日在「軟對抗的迷惑性和對安全和發展的破壞力」主題講座上表示,未來一段時間,估計美國將會加大力度壓制和抹黑中國崛起及香港發展。外部勢力會對香港不斷進行宣傳戰,企圖在香港引發分化和鬥爭。在複雜起伏的國際環境下,維護國家安全無疑仍是香港的要務。
劉兆佳表示,現今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愈來愈發達,訊息傳遞無遠弗屆,一些通過扭曲敘事和虛構訊息改變對手心態的手段,在國與國鬥爭中愈來愈重要,甚至比軍事、外交或間諜行動更重要、更有效。
以多種話術影響認知 製造不安
就香港來說,「軟對抗」包括通過暗示、誘導、誤導、含沙射影、諷刺、醜化、潛移默化、隱喻、造謠、指桑罵槐、發布虛假訊息、明褒暗貶、誤傳訊息、有選擇性發布訊息、對事物作出別有用心的解讀、散播陰謀論等方法,影響或改變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乃至在社會上製造不安、混亂和恐慌,從而達到各種政治目標,包括對中國共產黨、中央人民政府、內地同胞、香港特區政府、「一國兩制」,以及香港政治、經濟和社會現象的不滿、恐懼和憎恨,製造官民矛盾,引發社會對立分化等。
劉兆佳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將會加大力度壓制和抹黑中國崛起及香港發展,包括在國際上或者在香港抹黑中國、抹黑香港,並可以預期外部勢力會對香港不斷進行宣傳戰,企圖在香港引發分化和鬥爭,務求破壞香港的國際形象、穩定發展,以及在國家發展中所能作出的貢獻。
他強調,在複雜起伏的國際環境下,維護國家安全無疑仍是香港的要務,正如國家領導人已經多番叮囑,未來一段日子要積極和妥善應對「軟對抗」,將會是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在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

相關報道:
(有片)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牢記修例風波教訓 始終保持警鐘長鳴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