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萍乡食品产业“食”力大增增在哪?一一探寻萍乡食品产业增速领跑江西的奥秘
2025-04-18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4月初,随着广东元宝食品抢滩萍乡正式投产,江西萍乡市从2022年规上食品企业只有15家到2年后翻了一番,萍乡食品产业龙头企业数量实现了从“单干户”到“集团军”的量变。

“到今年9月,我们公司营业收入将提前达到10亿元目标。”江西胜龙牛业企业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萍乡超10亿元营业收入的企业有望达到4家,全市超1亿元营业收入的企业将增加到45家,萍乡食品产业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江西全省农业产业化“双百”行动(2025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0家、超亿元的新增100家以上)增添新力量。

在江西百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百约食品”),以前一条生产线需要90人左右,现在只需要10个人,人工减少了近90%,但增能提高了1倍多。这样的“智能制造”,实现从手工劳作到“机器换人”的转变。

龙头企业数量跃增、企业营收锐增、生产能力陡增……这只是江西“四小市”之一的萍乡市食品产业“食”力大增的几个缩影。在缩影的背后,反映了萍乡食品产业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质生产力追“新”逐“质”的创新性变革。

随之带来的是市场爆发性的增长:一包甘源豆,占据了全国豆类零食市场的1/3;一块胜龙牛肉,在广东高端鲜牛肉市场勇摘销量桂冠,一盒健身人士青睐的百约“蛋白棒”,领跑全国同行业。

随之带来的是产业高成长性的增速。2023年,萍乡规上食品企业营业收入47.79亿元,较2022年增长36.54%;2024年61.24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全省第一。

产品增绿:生产端生态化种养

“我们每天生产36万余枚富硒鸡蛋,每枚富硒鸡蛋比普通鸡蛋至少贵1元钱,还供不应求。”4月15日,在芦溪县水山村生态养殖基地,葛溪正太禽业开发企业(以下简称“葛溪正太”)负责人韩纯自信地说。

韩纯对每一枚富硒蛋的自信来源于对一只鸡的全生态养殖。

天然富硒的土壤对鸡群来说是最佳的“生态乐园”,良好养殖环境对硒的吸收利用起着关键作用。芦溪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已探明的富硒及富锌土壤面积达191万亩,富硒面积及含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只此青绿、不止青绿。为了在富硒的土壤上养殖富硒含量更高的富硒鸡,韩纯在武功山脚下山水俱佳、森林覆盖率居全县之首的水山村建起了300亩的“启鸣源”生态养殖农场,3万羽鸡放养在桃林、竹林、茶林之间,喝的是小溪水、吃的是虫和草。“正是这样的人放天养,我们养殖的鸡蛋富硒含量经检测是0.18毫克/公斤,是一般富硒鸡蛋的4倍。”韩纯说。

即使在葛溪村进行规模化、工厂化养殖,但葛溪正太还是坚持用富硒玉米、富硒豆粕喂鸡,并研发出“蛋鸡饲料中草药添加剂”,让每只蛋鸡都能充足地摄取硒元素。芦溪一只鸡被生态“养出来”,而莲花一头安格斯牛则是“种出来”的。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江西吉内得实业企业(以下简称“吉内得”)掌门人蒋鹏程看来,之所以说安格斯牛肉是绿色“种出来”的,既因为安格斯牛生活在万亩稻田公园沿线区域,更因为这些安格斯牛吃上了用水稻秸秆加工制作的粗饲料。

吉内得仅在莲花县拥有23万亩水稻,年产生10万余吨秸秆。如果采用传统、粗放的焚烧秸秆方式,若全部焚烧,将产生约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秸秆直接还田虽能增肥,但过量还田可能引发病虫害或土壤酸化。

“推动种养循环,实现‘秸’尽其用!让两亩秸秆养好一头牛。”蒋鹏程请专家支招:水稻秸秆中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而牛的消化器官可以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有效地转化为能量;此外,水稻秸秆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可以提供一定的营养补充;水稻秸秆还能促进牛体内的消化功能,提高其免疫力。因而,利用水稻秸秆饲料喂养的牛只,生长更为健壮,肌肉也更为结实。

蒋鹏程的算法既算好了养牛经济账,生态“种出来的”安格斯鲜牛肉市场价卖到了80元/斤;更算好了生态账,秸秆饲料化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形成了“水稻种植-秸秆饲料-畜牧养殖-有机肥还田”的闭环,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秸秆饲料替代部分工业化饲料,降低农药、化肥在饲料作物种植中的使用,减少对土壤、周边水域和生态系统的毒害。

像蒋鹏程一样,许多的萍乡农业追梦人,正是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片土地,才更好地呵护了这一片全国罕见的天然优质硒锌同富地区,才能将更绿色、更纯真的食品味道根植于原生态。

产业增“智”:加工端数智化提升

自2023年聚焦发展食品产业以来,萍乡食品产业增速为何连续两年超过20%?很大程度上在于产能的提升。

何以推进产能化提升,萍乡的答案是提升农业生产数智化水平,萍乡食品企业从加工端发力,实现了从机器“助人”、机器“换人”到机器“求人”的迭代升级。

在三次跃进式的升级发展中,百约食品引领萍乡龙头企业走在了前列。“百约食品的合作品牌、自有品牌有30多个,产品有200多种,今年3月,百约食品接到了一个1.4亿元的大订单。市场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不辜负市场,以不断提升数智化水平来带动产能的提升、效率的提升、效益的提升。”百约食品总经理宋栋坚定地说。

从落户萍乡的第二年,宋栋就推进“机器助人”。一件20公斤的物料,原来就完全需要人工搬运到生产线上,耗时耗力。百约食品决定更新设备,引进吸料机。在吸料机的机械操作下,人工只需手指头轻轻一点,就可以将重达20—60公斤的物料轻松运送,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将传统的人力密集型转换为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

百约食品的努力没有白费,获得了江西省今年首批“数智工厂项目”。在项目资金的助力下,公司投入6倍的资金加大科技投入,从浙江公司量身定做机器人,以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如今,在百约食品萍乡园区,机器人批量进入工厂,轻松自如地活跃在七八条生产线上。效果立竿见影,一条生产线从全人力时期需要90名劳动力,到半自动时期减少了1倍,再到如今全智能时期仅需人工10人。

“自动化和智能技术的普及,并不是在简单地用机器取代人,而是在用更先进的工具辅助和提升人的工作能力,从而衍生出‘机器人求人’的新现象。”宋栋认为,机器需要的不是一般劳动力的“人”,而是技术型创新型人才,需要一支懂得操作、调试、维护以及优化智能设备的技术团队。

10年前的“机器助人”让百约食品更多工人从繁重、琐碎、无技术含量的工种中解放出来,经过不懈地学习技术,转型为技能型人才。一些劳动力当时只是生产线上负责基础操作的工人,随着数智化改造的推进,这些人逐步成长为机器的操盘手。

产业增收:利益端最优化联农带农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小农户的从业人员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的90%。在萍乡,这一占比在90%以上。因此,在推动食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食品产业“食力大增”的核心目标。

萍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家。2024年,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就业1.8万人,同比增长20%;户均增收5387元,同比增长23%。

芦溪县武功紫红米产业联合体就是其中一个省级联合体。紫红米是芦溪县研发培育的特有米种,2009年,紫红米通过国家鉴定,被认定为绿色A级产品。由于深受消费者欢迎,收购价格增长1倍多,市场倒逼生产,种植紫红米的大户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为了加快其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特别是带动小农户共尝小红米产业的甜头,在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引导下,由芦溪县一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建武功紫红米产业联合体,联合体拥有2家龙头企业,8个专业合作社、7个家庭农场、25户种植大户。

在产业共建、市场共赢之际,农户利益也共享。联合体已在芦溪县建成武功紫红米标准化种植基地23个,总面积达1.3万余亩,年产值达1.2亿余元,直接带动25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萍乡伍子醉科技发展企业在帮扶农村残障人士等困难人员就业方面不遗余力,目前该企业残疾员工在职30余名,脱贫人口55人,本地就业人数占企业总人数86%。为附近乡镇农民提供工作岗位多达2532个,生产一线员工月平均工资达4708元。

张雅馨是莲花县坊楼镇屋场村人,身高仅1.2米的她却人矮志气高,被伍子醉企业招聘进产品加工车间工作后,虽然身有残疾,手臂比常人短,力量也不足,但她却练就了独特的“指尖功夫”,成了车间的王牌质检员。

张雅馨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一个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如同一个有能量的人高素养地成长,因为食品产业经济的增量在于每一个从业人员所发挥的能量。即使区县数量、人口总量属于江西“四小市”,但萍乡立足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以“食品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两个主抓手之一,在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长袖善舞,“舞”出了食品产业的新神采、闯出了食品产业的新天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振中

手机扫码浏览

阅读排行
乌官员称俄军袭击扎波罗热一基础设施 俄方暂无回应
特朗普称不排除军事夺取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控制权
韩国法院再度批准尹锡悦逮捕令
2025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纵深推进快递进村 补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短板
新闻精选
将“抗中”当成政治“提款机” 赖当局欲编教材炒作“台湾地位未定”谬论
工银安盛人寿原执行董事、副总裁陶仲伟被“双开”
股权变更获批 新华保险跻身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谋银保生态闭环
元老级董事长卸任 华农财险百亿保费目标莫非成为泡影?
24小时热点
1“对等关税”冲击 岛内研究机构下调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至1.66%
2生编硬造的所谓“全球北方”掩盖不了民进党当局的谋“独”邪念和卖台本质
3平安人寿甘肃分公司被罚121万元: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等
4永诚保险回应2024年亏损:偶发性因素与个别业务板块引起,已叫停保证险、今年Q1转盈
5将“抗中”当成政治“提款机” 赖当局欲编教材炒作“台湾地位未定”谬论
6工银安盛人寿原执行董事、副总裁陶仲伟被“双开”
7股权变更获批 新华保险跻身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谋银保生态闭环
8元老级董事长卸任 华农财险百亿保费目标莫非成为泡影?
9累计降价近500万元 江泰保险经纪股权第三次挂牌!国资股东为啥执意退出这个“香饽饽”?
10华农财险董事长苏如春辞职!任职近10年
热门频道: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