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章芸菲)「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鏈交流會」(交流會)今日(23日)於香港科技大學舉行。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在發言時指出,航運業在推動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運輸中作用重大,同時也面臨環境挑戰。

葉玉如表示,國際海事組織已設定目標,推動全球航運業在2050年前實現脫碳轉型,這需要跨領域、跨學科、跨地域的廣泛合作。目前科大在推動航運業綠色轉型,並與航運界合作,提出香港成為綠色航運中心的願景,致力於推動航運業的數字化革命。她強調,科大在數字信息創新、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方面擁有優勢,而這些工具對於構建更加智能、高效的航運未來至關重要。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榮譽顧問梁振英致辭時表示,香港港口和航運業的發展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離不開國家支持。同時,香港必須實現轉型,這是香港與周邊港口競爭的唯一有效方式。
梁振英進一步指出,近年來,廣東部分城市打造了前海、橫琴等平台。過去幾年,香港航運業已展示實力,在國家轉型背景下,香港航運業發展前景強勁,未來將繼續保持領先。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在發言時稱,自香港首次完成液化天然氣船用燃料加注以來,香港水域已成功完成三次商業加注作業,反映航運業對香港在綠色航運燃料加注這一領域的信心。
不過,陳美寶強調,綠色航運領域仍處於起步階段。為打入綠色航運燃料交易新市場,陳美寶認為,香港必須建立綠色航運領域生態系統,匯聚相關方和人才。目前航運界積極推行人才培養計劃,海事處成立專門團隊為相關組織提供一站式服務,綠色航運專業相關人才亦納入香港特區政府人才清單。
是次交流會由香港航商總會主辦,並匯聚逾200名來自香港、內地及海外航運產業鏈的代表,包括政府官員、船東、港口企業、能源公司、科技公司、船級社、貨主及研究機構,共同探討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大領域:替代燃料、電氣化及綠色走廊。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