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停車咪錶加價|每15分鐘收4元 立法會議員、車主代表發聲
2025-09-29 来源:香港文匯網

●政府停車咪錶昨日起加價,每15分鐘加到4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蕭景源)31年來未有調整收費的政府路邊咪錶昨日起加價,由每15分鐘2元倍增至4元,即每小時由8元加至16元;貨車、巴士及旅遊巴士的收費則維持不變。有車主認為,多年維持低價,今次調整尚算合理,更感覺昨日等候空置錶位的時間比之前短;亦有司機擔心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加價加重運輸成本,更憂私人停車場跟風加價。有立法會議員表示,加價幅度雖大但金額不多,相信不會產生漣漪效應,因私人停車場收費仍受供求左右。車主代表同樣指出,咪錶新價仍遠低於私人停車場,希望加價可改善濫泊問題,但長遠需要增加泊位,以及推廣智能停車場。

相隔31年,全港逾2萬個咪錶泊車位昨日起實施新收費,收費時間大部分為星期一至六上午8時至午夜12時,周日及公眾假期則為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特區政府運輸署表示,加價旨在妥善運用有限資源,加快咪錶位流轉,滿足駕駛者短期泊車需求。

加價首日,市區街道泊車位供不應求。有車主表示,在市區泊車十分不易,認同加價有助預防長期霸位情況,「附近停車場收費達每小時逾30元,但最重要是有位泊,如被抄牌要付更多錢。」

●黃先生:「咁多年冇加,加到4蚊都合理,但一次過加一倍,個心唔係好舒服,可唔可以分兩年加?」他又相信「私人停車場會跟住加價,不過用得車預咗!冇辦法!」 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 攝

有車主指出,加至每小時16元仍算便宜,感覺昨日等候空置錶位的時間比之前短。黃先生直言:「咁多年冇加,加至4元都合理,但一次過加一倍,個心唔係好舒服,是否可分兩年加呢?」

●黃先生:「加價冇問題,始終咁多年冇加,即使加咗價都平過出面私人停車場。」至於私人停車場會跟風加價,「都冇辦法,迫於無奈都要用。」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 攝

車主憂私人停車場跟風

他又相信私人停車場會跟隨加價,但也沒法子。另有車主認為今次加幅偏高,「加太多並不合理,現時經濟環境不好。政府不止錶位,其他都加價,變相令負擔加重。」他指部分私人停車場每小時只收20元,與咪錶位相差不大且無須等位,或會考慮轉用私人停車場。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紹雄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任何加價都不會受市民歡迎,但這麼多年沒加價下,按通脹今次的實際金額不算高。對於有車主擔心私人停車場或跟風加價,他認為無須憂慮,因咪錶與一般停車場定位不同,僅適合臨時泊車,「例如駕車人士要去超市及銀行等,處理完馬上就走,就應該泊咪錶,因有15分鐘分段收費;如果是一般停車場,就算只是停車超時5分鐘都按1小時收費,顯然咪錶更划算和靈活。」

他續說,私人停車場遵循供求關係的市場規律,「停車場分公營及私人,前者收費相對固定,後者則講供求關係,例如商場需要誘因讓車主逗留消費,會提供停車優惠,有商業行為動機。」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表示,雖然咪錶停車收費加價一倍,但仍比一般停車場甚至是俗稱「爛地停車場」的露天泊位便宜,也正因為車主認為咪錶平價才導致不少人濫泊。

盼設智能感應打擊霸車位

他指出,咪錶本為快速流動設計,相信加價影響有限,他又建議特區政府效法內地,在咪錶位設置智能感應裝置打擊霸佔車位,「如果夠鐘後1小時仍不駛走,可倍增收費。」

陳紹雄及李耀培均認同,長遠而言香港須解決停車位不足問題。陳紹雄提到,現時商用車夜間泊位不足情況嚴峻,「大部分私家車在白天繁忙時段較難停車,非繁忙時段車位充足;商用車車位更是遠遠不足,希望政府在基建層面作規劃。」李耀培建議政府鼓勵興建或改建更多智能停車場,「智能停車場不需要通道位,上層空間也可合理利用。一般100個位的停車場,智能化後可泊150架車。」

責任編輯: 文劼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