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央视网2025-09-18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介绍,“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五年,科技管理体制实现重塑,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彰显。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全面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统筹,央地协同、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形成全国科技工作“一盘棋”的基本格局。

这五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一是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二是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三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

四是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五是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这五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2024年,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比重为26.2%,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三是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CR450动车组巩固扩大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特高压输变电世界领先,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这五年,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是支撑农业强国建设,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95%,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是支撑健康中国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治、“四大慢病”精准诊治等取得新突破,上市国产创新药是“十三五”时期的2.8倍,全数字PET-CT等高端医疗装备实现中国制造。

三是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科技助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18%。

四是支撑平安中国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灾、社会治理等领域智能化、精准化水平,筑牢安全屏障。

此外,在交通、文旅、体育等多方面,科技创新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五年,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

一是科技政策统筹进一步加强,科技与财税、金融、产业、教育、人才等政策更加协同高效。

二是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机制进一步完善,项目凝练更加突出战略需求导向,创新“揭榜挂帅”“赛马制”“链主制”等模式,加强项目监督检查,探索完善经费“包干制”。

三是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政策进一步优化,推进分类评价试点,深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去帽子化”改革。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当主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超过80%。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强化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公民科学素养不断提升。

四是科技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全,推出科技金融政策“组合拳”,各部门各地方积极行动、加快落实,2021年以来,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达到8000亿元。

这五年,国际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速构建。

一是全方位、多层次科技合作不断拓展,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9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

二是“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加快铺就,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实现机制化运行,“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全面布局建设。

三是我国牵头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等国际大科学计划稳步推进,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60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阴和俊表示,面向“十五五”,科技部将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首场辩论登场 郑丽文支持率暂领先

2025-09-20

一条鱼的破浪前行——广东茂名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记

2025-09-20

730万人观看,全网“最热”!吴向东直播超级单品“大珍·珍酒”正式上市

2025-09-20

“米娜”残涡仍有风雨影响 广东将防风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Ⅳ级

2025-09-20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快手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2025-09-20

一习话丨“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

2025-09-20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微博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2025-09-2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TikTok问题进展情况答记者问

2025-09-20

“东数西算”带动社会投资超万亿元 我国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加速成型

2025-09-20

“两节”机票预订迎高峰,小众目的地与“赏秋”主题受青睐,跨境游热度攀升

2025-09-20

循环经济释放消费潜力 黄金周撬动绿色消费新增长极

2025-09-20

台湾海峡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9-20

重庆荣昌区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2025-09-20

彭丽媛出席202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仪式暨奖项设立十周年庆祝活动

2025-09-20

习言道|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2025-09-20

鰂魚涌戰時炸彈│無懼風雨通宵拆彈 鄧炳強:高效專業化解危機

2025-09-20

(有片)鰂魚涌戰時炸彈|拆彈專家風雨中通宵作業解危機 任務完成展笑顏與炸彈合影

2025-09-20

警務處展開為期一年探訪活動 為長者及有需要人士送福袋關懷

2025-09-20

鰂魚涌戰時炸彈│話你知:香港何處多戰時炸彈?為何不移離民區處理?

2025-09-20

我乐家居召开“20年高级进化论”主题发布会,推出“繁花”等五大新品

2025-09-20

俄外交部:联合国安理会无力阻止在加沙的大屠杀令人遗憾

2025-09-20

最新消息!天文台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25-09-20

墨西哥政府称该国公民在美“鳄鱼恶魔岛”遭虐待

2025-09-20

扎波罗热核电站培训中心大楼遭无人机袭击

2025-09-20

鰂魚涌戰時炸彈│陳國基感謝巿民配合拆彈安全措施

2025-09-20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喷发 火山灰柱达2500米

2025-09-20

热点问答丨恢复制裁“箭在弦上” 伊核问题走向何方

2025-09-20

鰂魚涌戰時炸彈│關愛隊通宵到社區會堂為受影響居民提供支援

2025-09-20

鰂魚涌戰時炸彈│中午曾傳輕微爆炸聲 據悉拆彈工作接近完成 正分階段解封路段

2025-09-20

鰂魚涌戰時炸彈│城巴:各日間路線正恢復正常服務

2025-09-20

特稿丨更快、更稳、更实——从东博会感受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步伐

2025-09-20

鰂魚涌戰時炸彈│民青團隊連夜支援疏散工作 安排居民入住臨時庇護中心

2025-09-20

鰂魚涌戰時炸彈│封路影響生意 麵包店負責人:幸好有關愛隊光顧

2025-09-20

鰂魚涌戰時炸彈│電車服務恢復 港鐵鰂魚涌站A及B出入口重開

2025-09-20

智利举行国庆庆祝活动和阅兵仪式

2025-09-20

香港樂團獻藝敦煌文博會 演繹香港與內地文化交融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