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20日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实施以来,规模化效应不断显现,已带动社会投资已超过万亿元。
“东数西算”工程于2022年正式全面启动。“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之间的协同联动。
“东数西算”工程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启动,目前已形成8个枢纽节点和10个数据中心集群,覆盖东中西部14个省份,带动社会投资超过万亿元;为全国提供了约八成的智算算力,促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行业加快发展。
在8个枢纽节点中,5个位于西部,实现了东部业务向西部风光水电丰富的区域迁移,带动甘肃庆阳、内蒙古乌兰察布等算力新城不断崛起。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网络研究部总工程师 赵晓芳:在“东数西算”工程实施之前,我们国家的算力80%分布在东部,而对应比例的能源分布在西部。我们说,算力消耗的是能源,“东数西算”是把能源基础设施的布局与算力基础设施的布局结合起来,来支撑算力持续供给、良性发展,同时为西部发展带来全新的产业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