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絲路之旅》分享會暨「一帶一路.與我何干」十周年啟動儀式,已於日前假灣仔新鴻基中心演講廳順利舉辦。「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先生、老撾駐港總領事館副領事蒲沙麗女士、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下稱「專資會」)鄺正煒會長,以及「帶路先鋒」多位元老,包括榮譽創會會長陳智思先生、榮譽主席胡曉明教授、主席陳鳳翔博士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陳勇議員等蒞臨,與青年學子暢談跨國考察收穫,共話「一帶一路」青年實踐的未來方向。
啟動儀式:嘉賓闡釋「一帶一路」與青年使命
「一帶一路.與我何干」十周年啟動儀式環節,主禮嘉賓相繼發言,強調青年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性:
胡曉明教授回顧活動歷程指出,「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已有166個國家及國際組織參與,覆蓋全球超7成國家、6成人口,貢獻約全球生產總值三分之一,為全球互聯互通提供新路徑。「帶路先鋒」自2017年推出《一帶一路.與我何干》綜合能力比賽以來,已帶領香港師生走訪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超2000名師生受惠。他鼓勵青年放闊眼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做好「一帶一路」大使,既說好中國故事,也傳播香港聲音。
何力治專員肯定「帶路先鋒」工作成效及老撾考察的創新性,提及中老鐵路聯動老撾與昆明,將原本兩天行程壓縮至8小時,有效釋放區域經濟潛力。他表示,特區政府每年提供1400個名額支持香港青年赴「一帶一路」沿線實習交流,今年施政報告更納入多項相關青年政策,寄語青年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持續發光發熱。
專資會鄺正煒會長表示,協會長期推動中學生生涯規劃、專資青年追夢計劃,多年來連續協辦相關活動。他認為「帶路先鋒」通過比賽、講座、外訪等形式,幫助了青年認知「一帶一路」並提早裝備自己,同時強調香港作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者,期望活動助力香港發揮「超級聯繫人」「超級升級人」作用,協助青年實現個人夢想。
陳勇議員指出,國家周邊地區相對和平、免受戰火影響,核心在於國家強大;他鼓勵青年把握此機遇,積極學習、謀求發展,為家庭、香港及國家民族復興貢獻力量,並預祝大家前程錦繡。
陳智思先生以創會會長身份表示,高興見證活動迎來第十周年,過去九年見證無數青年憑藉該平台明晰方向、把握國際機遇;他認為十年堅持難能可貴,盼組織者、師生薪火相傳,為個人築基、為香港賦能、為國家添力。希望明年與大家一起前往新疆。
其後,各嘉賓與多位長期參與者一同站上台,啟動電子按鈕,標誌「一帶一路.與我何干」十周年活動正式展開。
活動分享:青年學生介紹老撾考察的感受
啟動儀式後,活動進入《老撾絲路之旅》分享會環節,先後開展「演示獎」比賽與「撰文獎」頒獎。40餘名參與「泰國 — 老撾—雲南」考察的青年學生,圍繞中老鐵路分享親身經歷,從四方面解讀「一帶一路」實踐意義。
基建引擎,鐵路聯通:中老鐵路於2015-2016年分段動工,總長1035公里,客運時速160公里、貨運時速120公里,屬電氣化鐵路。建設期間曾面臨鄰國政治、輿論等挑戰,通車後效率大幅提升,萬象至昆明行程從兩三天縮短至4小時,至磨丁從十餘小時山路縮至3-4小時。
經貿紐帶,民生合作:鐵路聯通後,跨境貨物超1300萬噸,覆蓋商品3000餘種(含老撾橡膠、咖啡);運輸成本較公路降低30%以上,運量提升30倍,更帶動萬象賽色塔開發區154家企業形成「中老加工、東南亞銷售」模式,年產值超20億美元。
文化橋樑,文明互鑒:在孔子學院及萬象中學見證中老鐵路合作開設漢語課;項目60%員工為老撾人,通過「中國導師帶本地學員」模式培養人才。同學們坦言,起初擔心老撾安全,實際卻結交當地朋友,至今仍保持線上交流,真切體會「民心相通」的含義。
未來展望,北通中亞:隨着「一帶一路.與我何干」十周年計劃啟動,項目確立「衝出東南亞」新方向。香港青年可赴新疆及中亞地區,這些「一帶一路」核心區域,可讓青年憑藉「東南亞經驗」,進一步理解倡議向西延伸的合作潛力。
分享後,「演示獎」結果由城市大學李芝蘭教授正式公布,仁濟醫院第二中學成功奪得;「撰文獎」方面,來自本次《老撾絲路之旅》交流團的八位同學共提交九篇作品(詳見網址:https://www.brp.com.hk/a-list/13345-cht)。這九篇文章獲得高度評價,核心價值在於將青年視野與國家戰略的融合,未因主題宏大而丟失學生的真實感受,也沒有聚焦個人體驗而淪為遊記式流水帳。尤其在「反AI寫作」的當下,它們以具體場景、真實人物、個性化感悟為支撐,充分展現出學生對「一帶一路」的深度理解與家國情懷,作為交流活動的成果輸出,水平足以稱為優質學生作品。最終,仁濟醫院羅陳楚思中學中六學生彭楠茜,憑《語言與命運:老撾孔子學院的啟示》奪得「撰文獎」。兩個獎項的獲獎單位及個人,分別獲贈老撾特色交流紀念禮物作為獎品,其他參與現場分享的同學及所有優秀撰文作者,亦獲頒優秀獎狀。
活動結束後,與會者仍依依不捨地拍照留念。短短數月間,青年學生顯著成長,導師亦再次鼓勵學生扎實學習課本知識,為來年比賽做好準備。值得一提的是,一批歷屆得獎者(同時為活動執行委員會的「帶路先鋒大使」)已開始帶領新成員,籌備第十屆《一帶一路.與我何干》活動,為項目傳承注入新動力。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