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海關繼上周六(12日)在國際機場偵破法國返港19歲本地少女偷運12公斤氯胺酮毒品,今日(15日)關員在國際機場執勤期間,根據風險評估為一名由法國巴黎乘航班返港的本地男子進行清關,在透過X光檢查其寄艙行李時發現行李物品型態相近及密度平均,與一般旅客攜帶的個人物品有顯著分別。關員經進一步深入調查,在行李內共發現11包用錫紙包裝共重26公斤氯胺酮毒品,市值約1300萬元;案件交由海關毒品調查科跟進,包括追查毒品流向、幕後主腦及在逃同黨。
被捕本地男子(40歲),任職飛機維修員,報稱收取委託人支助部分旅遊費用作報酬運毒,之前在法國各地旅遊5至6日,被落案控以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明日(16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海關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課調查主任蔡琳凌今日講述案情時表示,近期由歐洲以航空旅客偷運毒品入境案件有上升趨勢,包括短時間內接連破獲兩宗由法國返港旅客運毒案;而今次檢獲的一批毒品,不排除販毒集團是準備趁復節假期供應本地娛樂場所,正展開深入調查。
復活節長假期臨近,海關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切勿貪圖金錢利益而參與販毒活動,不要接受任何人士聘請或委託運送受管制物品進出香港,亦切勿於未確定物品屬性的情況下,貿然協助他人運送。根據《危險藥物條例》,販運危險藥物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元及終身監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