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
当前位置:新闻 > 酒业 > 正文
价格带重塑,次高端酒企向800+、100-300“狂奔”?
2025-04-21 来源:酒业家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调整期之下,白酒市场次高端价格带调整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

2024年,酒业家曾针对次高端价格带的变化与调整连续撰写了《“消失”的600-800元价格带|一线调研》《白酒又一千亿市场即将形成!商务宴请主流用酒下探至300-400元,有区域占比已超7成丨一线调研》等稿件,详细描述了次高端价格带下探的现状。而在进入2025年以后,酒业家也观察到,在宏观经济环境未有改善、次高端价格带整体仍然承压的背景下,此前次高端业务为主的酒企纷纷加码从次高端向大众价格带、高端价格带两端迁移的战略:密集推出超千元高端产品,同时加速布局大众价格带。

在郎酒最新明确的酱酒五大战略单品阵营中,2000+的红运郎、100+的郎牌郎分别跻身其中,水井坊推出千元价格带高端品牌“第一坊”;舍得酒业在此前千元价格带产品藏品十年、大众光瓶酒沱牌T68的基础上,再次推出高端产品舍得中国智慧系列,以及大众价格带的沱牌“韵”系列、沱牌曲酒大师版;全兴酒业近一年内布局光瓶酒全兴大曲和超高端国兴……

这场由次高端价格带名酒引领的行业变局,是周期性的战术调整,还是颠覆性的战略重构?

各地次高端产品规模持续缩水

酒业家调研发现,400-800元价格带在当下的动销压力在2025年仍在持续,部分地区甚至已从宴席退守到商务。

"现在次高端产品就像烫手山芋,谁都不敢大量备货,整体下滑大概有40%。”四川乐山经销商乔亮(化名)介绍,当地宴席市场主流消费已退守至100-300元区间,次高端价格带产品正持续流失宴席占有率。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酒业家调研发现,全国多地次高端市场呈现系统性下滑。河北一连锁酒行负责人葛东(化名)告诉酒业家,其门店次高端产品动销率同比下降30%,另外当地次高端库存周期平均拉长1-2个月,部分产品批发价较2024年明显下跌。“曾经炙手可热的产品,现在终端价跌破400元仍动销困难,次高端产品在婚宴市场的份额被地产酒瓜分。价格倒挂导致经销商毛利空间压缩,很多同行不再主推次高端标品。”

山东酒商李明(化名)则向酒业家表示,当地次高端价格带出现"两头挤"现象。“区域龙头100-350元价格强势卡位,千元名酒也在下沉争夺商务客户。次高端缺乏刚需属性,现在商务宴请用酒要么选800元以上的名酒大单品,要么直接降到300元以下的区域名酒。”

而消费场景的迁移也正在重塑价格体系。“300-800元次高端受宴席、政商消费降档冲击明显。以团购为主的次高端、高端白酒销售普遍下滑30%-50%,政务团购近乎腰斩,商务团购降幅超20%。相比之下,大众流通渠道抗风险能力凸显,降幅控制在20%以内。”一河南经销商向酒业家表示。

“次高端产品现在就像‘夹心饼干’,高端酒抢品牌,低端酒抢销量,中间的反而两头不靠。”浙江经销商刘威(化名)的比喻,道破了次高端价格带的尴尬处境。他认为,短期来看,酒企确实需要大众价格带产品稳住业绩,“但品牌一旦向下,再想回到次高端就难了。”

水井坊、舍得、酒鬼酒、全兴……次高端酒企集体发力“哑铃两端”

次高端承压下,近年来已经打造出次高端大单品的名酒也不约而同进行产品结构战略补充。

3月24日,水井坊在2025年战略发布大会现场宣布形成“水井坊”+“第一坊”的品牌体系。其中主品牌水井坊聚焦次高端价格带,而第一坊则聚焦于高端市场。其进一步塑造品牌高端价值的意图不言而喻。

3月20日,舍得酒业发布三大新品。其中舍得中国智慧系列定价980元锁定高端价位段,沱牌“韵”系列(红韵/祥韵)和沱牌曲酒大师版定价分别为88元、118元、358元,卡位大众消费。

3月23日,2025年酒鬼酒馥郁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现场,酒鬼酒推出了内参·大师酒十五年、酒鬼酒·妙品、酒鬼酒红坛30三款新品。这三款酒分别瞄准超高端、高端和300元价位带。

此外,2024年11月,高线光瓶“全兴大曲”作为“老八大”名酒之一全兴的战略大单品被重磅推出。2025春糖期间,全兴又重磅推出高端子品牌国兴、次高端全兴和润。

种种迹象表明,在高端市场依赖品牌溢价支撑、大众市场追求极致性价比,次高端价格带面临挤压的行业趋势下。各大酒企通过“卡位式”布局,构建从大众到高端的全价格带覆盖,为未来向上突破预留空间。

酒业新营销专家贾福春认为,这一轮酒企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是顺应消费趋势的举措。“随着消费两极分化,高净值群体消费力仍然可观,200元以下大众酒消费作为刚需持续扩容。而中产收入大幅度下滑导致以往畅销的300-500元的价格带,成为塌陷最大的一个板块。酒企如果想增加销量,一方面稳高端,一方面在低端方面扩容势在必行。”

此外,白酒专家、传才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也指出,受本轮深层周期性调整,白酒价格的“哑铃两端”展现出更强刚需属性,“次高端”受到影响最为显著。“价值型消费场景正处于重构期,导致次高端价格带市场面临萎缩。真正的高端酒品牌还是非常重要的社交道具,真正的低端酒品牌更多承载普通消费者刚需属性,释放是白酒情绪价值。“某种意义上说,高端白酒与低端白酒刚需属性,进一步强化了名酒企业深耕这两个价格带市场决心。”

次高端新未来:“不会被替代,仍是名酒第一战略”

面对行业变局,不同阵营的酒企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总经理丁永征分析指出,头部名酒企的哑铃战略本质是时空错配——布局超高端是为3-5年后的消费升级蓄势,发力低端则是为当下业绩充能。

“当下次高端下滑是行业普跌的缩影,而非单独溃败。最近一两年白酒企业的经营策略是稳字当头,未来5年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名酒企业基于未来布局高端、超高端,是在为下一轮高端化长跑做储备。头部酒企对于低端酒的布局,也是基于当下产品做“补充性”布局,但不会是主赛道。未来,对名酒企业而言,次高端仍然是第一战略。”

丁永征的观点,与多数渠道经销商基本一致。“对多数企业而言,次高端仍是必须坚守的生命线,没有次高端产品矩阵的企业,在行业复苏时必定失去主动权。”“未来没有全价格带能力的企业,要么退守区域市场,要么沦为代工厂。”葛东、刘威表示。

在这场行业变局中,两个趋势正变得愈发清晰:其一是价格带重构催生的"M型市场",其二是名酒与区域品牌的战略分野。

“白酒市场的需求不足,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龙头企业和全国化酒企都在向下延展价格,势必会为地方品牌带来更大压力。”贾福春指出。

整体来看,白酒行业的这场“哑铃化”迁徙,本质是消费分级浪潮下的适应性进化。次高端市场的阵痛,正倒逼企业重新审视战略定力。当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品牌价值形成拉扯,头部名酒强化“双金字塔”体系,形成“顶格品牌势能+底层销量托底”的哑铃战略稳住基本盘、为未来蓄势。区域品牌则聚焦“根据地”市场,用性价比对抗名酒下沉。这场看似被动的战略调整,或许正酝酿着酒业格局的历史性转身。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