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勠力同心 共绘产业新蓝图——关税风暴下广东罗非鱼产业破局突围
2025-04-21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罗非鱼产业是广东农业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美国在全球滥施关税,广东罗非鱼出口业务正面临严峻挑战:对美出口全面停滞、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同质化竞争加剧。如何确保广东罗非鱼产业平稳度过关税风暴成为重要课题。

2025广东罗非鱼“12221”市场营销启动

在此背景下,4月18日,“2025年罗非鱼内销与外贸拓展活动”举办,吸引了100余名行业精英、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罗非鱼产业在内销与外贸领域的发展新路径。

政策引领——政府搭台,行业破局

茂名市是中国罗非鱼之都,当地拥有成熟完善的罗非鱼产业链条。2024年茂名罗非鱼养殖面积超过26万亩,年产量突破27万吨,占全省1/3、全国1/7,年产值超过百亿元。

目前,茂名市有16家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出口量约为10万吨,货值超20亿元,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提高关税对茂名罗非鱼产业影响明显。据养殖户反馈,4月1日时,广东罗非鱼工厂收购价还普遍维持在3.65—4.65元/斤,到4月10日收购价已降至3元—4元/斤,10天内价格跌幅高达0.65元/斤。对养殖户来说,他们的养殖收益显著减少。

茂名市政府副市长王小慧在活动致辞中表示,面对美国滥施关税带来的困境,茂名市政府将更重视罗非鱼产业发展,与企业、养殖户共克时艰。

“我们将从种业入手,引入全球最大罗非鱼种业企业提升品质;在加工端培育龙头企业,两家出口企业正在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场端打造区域品牌,建立协同创新与交易中心,推动罗非鱼进入大湾区与华北市场。未来将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持续推进罗非鱼全产业链建设与宣传推广。”王小慧说。

同时,王小慧围绕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个呼吁:一是呼吁企业要坚守品质第一的理念,加大罗非鱼养殖技术、加工研发和自身品牌建设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二是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价格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避免恶性竞争。三是呼吁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在提升养殖技术效益、开发多元产品等方面下功夫,为市场主体提供科技支撑 。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活动中,广东罗非鱼“12221”市场营销正式启动,这无疑为广东罗非鱼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12221”市场营销体系,即建设“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广东“12221”市场营销体系已经在徐闻菠萝、广东荔枝等“粤字号”农产品中获得巨大成功。此次将罗非鱼纳入该营销体系,有助于企业借助大数据,精准把握市场动态与消费者需求,合理调整养殖与生产计划,进一步打通产销对接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让罗非鱼更快更优地进入市场,扩大罗非鱼的销售半径,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预见,在“12221”市场营销体系的推动下,广东罗非鱼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让这条“致富鱼”游向更广阔的市场,破解因关税而产生的罗非鱼出口困境,为广东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政企论道——创新驱动,模式重构

活动中,10位政府官员、企业家围绕内销转型、外贸突围、品牌升级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行业贡献智慧方案。

“截至目前,所有美国订单均已暂停。”广东恒兴集团食品事业部总经理吴金红说,公司正积极应对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与RCEP框架下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市场,“尽管面临困境,但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把罗非鱼这一优质蛋白产品推向国内不同赛道。”

国联水产集团国美工厂总经理陈寅生在发言中指出,公司扎根水产服务业24年,坚持全球买全球卖战略,罗非鱼从广东养殖基地走向世界。美国关税飙升导致出口业务遭受重创,订单积压,养殖户收益缩水。

秉持民族企业社会责任感,国联水产集团国美工厂积极调整策略,启动出口转内销计划,以惠民价格将罗非鱼投放国内市场。同时联合电商平台、商超、餐饮,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打开新销路。

广东环球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华南大区销售总监曾斐笑介绍,公司以养鱼、虾为主,涵盖养殖、运输、加工、生产等全产业链,产品销往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提高关税之后对公司经营有一些影响,但从长期看,影响较小。目前公司资产布局趋于本土化,国内销售版图覆盖58个大中城市。”

广东月光宝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扎根于大湾区,在水产品领域精耕细作,构建起了一套从选育、水质监控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检测体系,为食品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凭借这套完善的检测体系,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不仅在大湾区畅销,而且在其他省份的销量也在增加。”公司总经理助理明梨花告诉记者。

中山市阜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博介绍,未来,中山市罗非鱼产业将推动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加强良种场建设,推广混养技术,申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同时,深化精深加工,完善配套,加强技术创新,成立烹饪学院,研发标准化烹饪课程,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品牌,开展直播带货,拓展国内外市场。

泰国WaterWood CO.,LTD.CEO、春丰天集总经理王泽锋分享了东南亚市场对罗非鱼的需求潜力和销售策略。他透露,TiK ToK在东南亚拥有超三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三小时,远超美国平均水平。国内企业可以利用短视频矩阵讲述中国故事,通过泰国网红明星宣传罗非鱼产品,并邀请东南亚厨师制作特色菜,推动预制食品进入东南亚市场。

“我认为抓住德国市场窗口期是多元化战略的关键。”在视频连线中,德国推广代表叶小叶说,德国人均鱼类消费远超全球平均,罗非鱼等白肉鱼受中产、健身及老年人群喜爱,传统鱼类供应紧张,为罗非鱼提供了稳定供应的机会,且德国市场对罗非鱼品牌认知尚弱,可借此打造中国优质白鱼形象。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所水产加工研究室主任张业辉以“科技赋能罗非鱼产业升级”为题,介绍了团队在酸菜鱼片加工、冷冻技术、内销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他透露,相关技术已在多家企业得到应用,带动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

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专家黄卉围绕传统食品创新与功能性产品开发,介绍了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延长保质期的最新科学方法。同时,黄卉表示,旅游城市伴手礼、功能性食品等市场潜力大,企业可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京东集团出口转内销项目负责人邱昌斌重点分享了出口转内销的2000亿策略及十大落地政策,其中“一产二扶三补贴”政策,即自营产品、扶持政策和补贴,是重要举措之一。

尽管面临美国滥施关税等外部挑战,但通过拓展新市场、启动出口转内销、强化全产业链布局、推动绿色智能化升级、借力东南亚短视频营销、抓住其他地区市场机遇、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开发传统食品创新与功能性产品以及依托电商平台的扶持政策等多管齐下,企业家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未来展望——合作共赢,前景可期

活动中,广东恒兴集团与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巴基斯坦采购商ABRO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各方合作迈向新高度,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恒兴集团在水产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完善的加工体系和广泛的销售网络;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则在农业资源整合、市场拓展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双方携手,有望整合资源优势,在罗非鱼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协同发展。

“在养殖环节,双方或将共同探索新的养殖模式,运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罗非鱼的品质与产量。在加工环节,借助恒兴集团成熟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销售环节,充分发挥双方的销售渠道优势,将优质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大广东罗非鱼的市场影响力。”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丽娟说。

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巴基斯坦采购商ABRO的合作,为罗非鱼出口开辟了新路径。面对美国滥施关税带来的困境,广东罗非鱼生产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巴基斯坦作为南亚地区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此次合作意义重大。

据悉,国联水产将借助ABRO在当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资源,进一步打开南亚市场大门,提升广东罗非鱼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这不仅有助于缓解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出口压力,还将为广东罗非鱼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国际化进程。

“我们对合作前景充满期待,相信在合作共赢的理念下,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恒兴集团食品事业部总经理吴金红信心满满地说。

未来,广东罗非鱼产业将以“12221”市场体系为引擎,构建起涵盖大数据应用、市场拓展、产销对接、品牌推广、出口贸易等全方位的市场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预制菜+年鱼经济”为双翼,借助预制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年鱼经济的文化内涵,拓展罗非鱼产品的应用场景和消费群体;以“科技+品牌”为支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广东罗非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向着“千亿产业、世界品牌”的目标奋勇前行。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提供了转型样本,更彰显了广东农业“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正如参会企业家们所言:“广东罗非鱼的突围之路,是中国农业应对全球挑战的缩影。只要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 李红波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