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安徽省合肥市健全农机安全“组团服务+安全套餐”供给机制 全力护航春耕生产‌
2025-04-23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春耕伊始,安徽省合肥市就把农机“排隐患、除风险、保高效作业”作为机收“减损增产”的重要基础,及早谋划,启动实施了农机设施“健康大体检”,通过专项检验、上门服务、技术保障等“组团服务+安全套餐”供给机制,确保春耕农机设施备得足、用得上、用得好、用得安全和高效。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农机安全检验1938台(套),为春耕生产筑牢安全防线。

农机安全哪里“检”?“1小时年检服务圈”让安检员“多跑路”,农机手“少跑路”

4月9日,在巢湖市庙岗镇莲花社区农机“安检”服务点,巢湖市农机管理中心农机检测员童孝发对农机手张宏旭的拖拉机发动机、制动系统、灯光信号等关键部位逐一进行检查,不到半小时便完成检测。“油门、刹车、灯光全部合格,年检后下田干活就放心了!往年进城年检,来回油费加误工费得花200多块,现在方便了,服务到‘家门口’,既省了钱,还不耽误干农活!”张宏旭感叹道。“送检下乡”服务得到了农民和农机手的欢迎。

农机作业跟着“农事”走,不仅“农时”紧,而且范围分布广。如何有序且高效服务农户的农机“安检”?合肥市把农机手的“烦心事”“麻烦事”,当做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服务农民的“心头事”、农机助力夏粮夺取丰收的“关键事”,将农机安全管理要求、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落实到“送检下乡”便民服务中,在全市48个涉农乡镇设立了“农机移动检验站”,构建起“1小时农机年检圈”,把农机“安检”从“办公室”搬进“田间地头”,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办好“烦心事”。“我们采用提前预约+错峰检验办法,通过短信、电话、微信以及村委会联络等多种方式,精准对接农机手、农机合作社,对检验时间、地点、事项进行‘三告知’,指导帮助他们提前做好机具检修保养工作,我们的‘安检’服务‘多跑路’了,群众就‘少跑腿’,‘安检’服务不仅提效了,也有效减少了农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处处长黄成鹏向记者介绍。

“安检”标准严把关,规范要求不降低、不“缩水”

高质量的“安检”服务走进农户“家门口”,“安检”的程序和内容,同样要求严格标准。在肥东县八斗镇赵东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安检”现场,一辆辆拖拉机正在接受“体检”。“这个反光贴一定要贴好,前面的大灯破损了,要先进行更换,机身上的泥土、油污要及时清除,作业前检查好机械部件是否松动,特别是‘行走’部分及‘易动’部位要重新加固……”肥东县农机监理人员一边对每一台拖拉机等农机的外观、安全装置和作业装置等,按标准进行逐项检查,一边为农机手讲解农机安全使用和保养方法,保障作业的安全性。

全市农机监理部门严格执行农机安全相关技术规范,实行“人机证三见面、核心部件三必查”机制,即,认真核对发动机号、车架编号和号牌证件等信息,重点查验制动系统灵敏性、液压管路密封性、传动装置防护性等关键部位,确保农机安全良好运行。特别是针对春耕期间高频使用的拖拉机、插秧机、旋耕机等机具,实施农机“亮尾工程”,对检查发现的269处反光标识脱落、防护罩缺失等问题现场指导整改,全力消除保障春耕生产安全“隐患”。

拓展农机“安检+”全链条“组团”服务,安全“套餐”让“钢铁侠”护航春耕更有力

充实“服务包”。合肥市还在各地健全“检、修、保”一体化“组团”服务体系,开展保险承保理赔咨询、道路交通安全指导、现场承保一站式农机综合服务。农机手们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二维码等多种便捷支付方式办理投保,受到广大农机手的好评。建好“后勤队”。已组建跨区作业接待站31个、农机维修流动服务队19个、农机抗灾抢收应急服务队69个,春耕期间进入24小时备勤状态,及时开展各类农机应急服务。畅通“油管子”。与中石油、中石化对接,在市域内38家加油站建立了“农机加油绿色通道”,实行农忙送油服务等,对持农机专用加油卡的农机手优先、优惠、优质加油,优惠幅度在普惠的基础上再优惠3%以上。上好“安全课”。同步开展安全操作实训活动,发放宣传资料6300多份,对全市农机手及操作人员开展培训1110人次。同时,积极组织区域内农机跨区作业,发放跨区作业证1080张。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力服务保障春耕生产,加大24小时农机热线服务力度,积极做好跨区作业调度、农机用油保障和极端天气应对,确保春耕农机生产安全高效推进,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装备基础。”黄成鹏告诉记者。

作者:黄成鹏 饶东平 吴霖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