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本港日前出現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12歲男患者於潛伏期層到過佛山市,而過去一日無新增個案。特區政府已加強患者住所附近及各區防蚊滅蚊工作。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高級醫生黃凱基今(4日)晨在港台節目上指,男童現時已退燒,正安排在無蚊環境接受觀察治療。他又指,暫時未有針對基孔肯雅熱的可靠快速檢測劑和疫苗供大眾使用,提醒如市民在受影響地區回港後出現發燒、關節痛及出疹等病癥,應盡快求醫。
黃凱基表示,基孔肯雅熱預防疫苗對於全球來說仍然較新,暫未被任何國家或地區廣泛使用,「世界衞生組織及相關不同專家團隊正就疫苗進行更多研究,收集有關其的安全及有效性數據,因為應用疫苗一定要安全有效。我們也會密切留意世界衞生組織和相關專家報告,最重要我們已經知道切實可行、安全有效方法去預防,就是防蚊、控蚊措施 。」
他續指,對一般健康人士確診基孔肯雅熱,大部分的癥狀都較輕微,幾日至一周內會有明顯改善,「但亦要留意,對於免疫力弱的人士包括長者及幼童,出現較嚴重情況的機會相對會較大。而小部分人的關節痛情況或會持續幾個月,甚至是更長時。」惟基孔肯雅熱病毒主要由蚊叮咬傳播,一般社交接觸不會傳播病毒,他一再強調,做好防蚊、滅蚊和控蚊是最重要。
由於暫時並無準確可信的基孔肯雅熱病毒快速檢測劑可使用,黃凱基呼籲,市民如有有不適,特別曾去過受蚊傳疾病影響的地區,回港後不適,應該盡快看醫生,進行全面的診斷,如果醫生發現有懷疑感染個案,可以將血液樣本送到衞生防護中心做檢測確定,「如果有懷疑,醫生可將病人血液樣本,送往衞生防護中心進行檢測。中心昨日已再去信提醒全港醫生和醫院,要留意有相關徵狀的、無論是否有外遊的病人,進行適當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