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5年上半年,当全球贸易仍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起伏波折时,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同比增长5.8%。在国内外的产品标准、销售途径、市场需求差异明显的情况下,浙江是如何打通内外贸“两个市场”?
在浙江湖州德清的一家电气公司内,负责人介绍,企业生产的产品原本远销60多个国家,但随着外需放缓、贸易壁垒升级等影响,电器行业整体出口业务占比大幅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制定了“稳外贸促内销”的销售策略。
企业负责人彭苏富介绍,外销相对一些传统产品,对于信息化、智能化要求比较低。国内要小体积、高性能、低成本,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对于可靠性、安全性、智能性要求更高。
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推了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行动。行动中,湖州、德清市县两级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联合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为企业提供了标准讲解、产品检测、技改研发等方面的指导。
浙江湖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与合格评定处处长沈丽敏表示介绍,其中一块就是强制性认证,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帮企业缩减强制性认证的时间,把认证时间缩短到一个月之内。
如今,企业生产漏电保护器的新产线正加大马力开工,能同时满足国内外需求,且国内供货量已超国外2倍。截止到7月初,浙江省已认定了1018家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浙江丽水:研发新品 外贸企业拓内销要练好“内功”
外贸转内销的标准转化仅仅是第一步。在全球市场多变的背景下,外贸企业要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力成了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打造可持续增长新动能的关键命题。
7月底,记者来到了浙江省绿色智能健康家电重点企业研究院。研究院依托于一家家电企业,2019年之前,这家企业的外贸出口份额达90%。随着近年来不断调整,2025年上半年企业内销份额已达51%。
测试人员介绍,拓展国内市场以来,企业开发和测试的产品量明显增长。
为了掌握内外贸的产品特性,他们甚至细化到内外销产品分别用国内外食材进行测试。
了解到外贸企业有“稳外贸拓内销”需求,浙江相关部门积极畅通渠道,积极构建形成良好生态环境。
浙江省商务厅商贸运行处副处长张康杰介绍,据初步摸排,截至目前为止,全省线上线下开展了各类外贸优品类的活动有120多场,对接的企业超过了6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