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8月27日《新闻联播》报道,1—7月多项指标延续回升向好势头、重大工程项目取得进展……中国经济韧性凸显。
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8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203.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2.3%,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制造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增速较6月份加快5.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18.9%,对规上工业利润恢复贡献较大。在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产业链条相关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传感器制造等行业利润增长均在50%以上。
1—7月份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记者8月27日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前7个月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1―7月,我国营业性货运量达330亿吨,同比增长3.8%。
货运量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较快增长。前7个月,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4.4亿吨,同比增长4.4%;集装箱吞吐量达2亿标箱,同比增长6.2%。
此外,今年以来,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前7个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1.95万亿元。
我国基本实现对重要河流湖泊的动态管理
8月27日是首个世界湖泊日。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通过充分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北斗定位、高点视频等技术,我国基本实现对14万条河流、3000多个湖泊、3000多个采砂重点河段、3万个岸线功能区、300万条河湖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全国河道砂石采运实现“一码通用、一码溯源”,违建等重点地物AI识别精度超过85%。截至目前,我国大江大河大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全部印发实施,划定岸线保护区、保留区3.31万公里,占规划岸线总长的近70%。
2025年服贸会将于9月10日—14日在北京举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北京市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有关情况。今年服贸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京举办,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慧物流、商旅文融合发展等专业领域,将首发亮相一批新兴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目前已有近2000家企业拟线下参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1―7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8万个
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今年1―7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8万个。其中,河北、辽宁、重庆、安徽、江苏、上海等6个地区开工率超过90%。据了解,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吉林长春开幕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8月27日在吉林长春开幕,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本届博览会总展览面积7.3万平方米,设置展位3000多个,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等前沿科技成果。
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同比增长14.2%
国家统计局8月27日发布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136.0,比上年增长14.2%。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继续成长壮大,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网络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佛山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作
记者从广州海关了解到,佛山综合保税区8月27日起正式封关运作。佛山综保区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总仓储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一期1.3万平方米仓库已投入使用,可开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核心业务。
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工程首条山岭隧道贯通
8月27日,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工程首条山岭隧道贯通,该隧道是目前国内油气管道领域单次掘进长度最长、断面尺寸最大、高差最大的山岭隧道项目。果子沟管道工程位于新疆伊犁,管道总长32公里,设计年输气量600亿立方米。
“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蓄工程首台机组投产
记者从南方电网了解到,“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蓄工程――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的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每小时可产生30万度清洁电能,相当于5万居民用户一天的用电需求,有力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电网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