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获悉,作为第三届“良渚论坛”的重要关联活动,联合国旅游组织第五届“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将于10月17日在该县举行。届时,联合国旅游组织将正式对外公布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据悉,这是该活动首次在中国举行,尤其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安吉,更别具意义。
联合国旅游组织是联合国系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其宗旨为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以推动全球经济、国际合作及消除贫困等。记者了解到,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评选始于2021年,截至去年底,中国累计有15个乡村入选该名单,数量居全球首位。浙江省共有安吉余村、淳安下姜村、龙泉溪头村3个村庄获此殊荣。
正如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所说,评选最佳旅游乡村,就是要寻找到那些将旅游业作为把握机遇、保护文化和促进可持续增长的催化剂的乡村。于2021年获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的余村,从全球75个国家的170个申请乡村中脱颖而出,就是这样的典型。
图为安吉县余村一景。
余村地处长三角腹地,改革开放后曾依靠矿山致富,却付出了环境与健康的代价。2003年,余村关停矿山,开始探索转型之路。同年,村民考察农家乐后深受启发,6户人家率先开办。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考察,充分肯定了村里“关矿停厂”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通过生态旅游等业态,绿水青山果然带来了金山银山!2024年,余村累计接待游客12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05年的8000多元,增长到7.4万元,旅游收入占村民总收入比重接近70%。再看整个安吉,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全县的乡村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带来了8.25亿元的乡村旅游经营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022年余村“全球合伙人”项目的启动,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了余村。60多个“合伙人”和新经济项目落了地,800多位“数字游民”旅居在村,1200多名青年驻地办公。曾经的矿坑仅用52天变身“瀑布咖啡”,当傍晚灯光亮起,这里的瀑布声与爵士乐交织相融,成为独特社交空间。
一村富不算富,近些年,余村联动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共24个村合力打造“大余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组团发展。随着“云上天路”项目的贯通,逛完余村再去云上草原成为新的动线,区域旅游接待能力显著提升。
图为安吉县赋石村的“溪游记”水上营地。
余村的蝶变正是安吉“两山”转化的生动缩影。在“招引十万青年大学生”的县域第一战略下,超5万青年人来到安吉乡村就业创业,催生了小杭坑、“一片叶子”等出圈项目。2024年,安吉接待游客340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5.6亿元。在安吉,有超4万人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每1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吃上了“旅游饭”,旅游收入占农民直接收入超20%。
人们不禁要问:联合国旅游组织的这场重要活动为何会落在安吉?据了解,“最佳旅游乡村”的评选强调可持续性,安吉探索出的“两入股三收益”机制,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农民以土地或闲置资源入股,获得租金、薪金、股金三方面收益。如今,安吉的乡村正在从一个单纯的生产生活空间,升级为一个治理更多元、文化更鲜活、连接更广泛的现代化单元。
专家表示,当联合国会议在安吉召开,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村、一个县过去的成绩,更能看到乡村的未来和希望——在这里,城市与乡村融合,传统与现代对话,人与自然和谐,而乡村旅游正是催生这场变化的火种。
作者:周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