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黑龙江省秋收,在今年的秋收过程中,黑龙江省坚持提早部署、强化调度、精准指导,组织全省各地科学安排收获顺序,统筹调配机械力量,适时抢收快收,提高收获效率,降低机收损失,确保粮食及时收获归仓。秋收期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11个工作组、省农科院13个科技包联服务团和7500多名农技人员常态化开展指导服务,精准指导秋收生产。
在北大荒集团青龙山农场第八管理区的收获现场,种植户采用“拾禾+直收”相结合的作业模式,根据不同地块作物成熟度、田间湿度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式,既保障了作物颗粒归仓,又提升了收获效率。农场还成立了安全工作督导组,逐领域、逐环节明确安全任务、细化分工,深入研判“三秋”期间农机跨区作业、秋粮运输、晒场安全管理等形势,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围绕农机抓安全,抓好安全促发展,确保秋收工作安全进行。在实现颗粒归仓的基础上,青龙山农场同步开展秋整地工作,通过统筹调度各类农业机械,全力推进秋整地作业,做好“黑色越冬”农时衔接,实现粮食丰收与耕地养护的双赢,为明年春耕生产争取主动、夯实基础。
在绥滨县,78.5万亩玉米迎来丰收季。大型收割机在广袤农田中往复作业,金灿灿的玉米在晾晒场上连绵铺展,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今年,绥滨县通过品种改良、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推动玉米产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双提升。在绥滨县新富乡玉米种植示范区,密植调控、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全县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体系,实现统一供种、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显著提升了种植标准化水平。据农业部门测产,今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达668公斤,较去年增长0.15%,籽粒饱满度和商品性均优于往年。
绥滨县今年投入2534台大型收割机开展秋收作业,玉米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8%。同时,全县组建19个农机服务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在北岗乡标准化晾晒场,自动化烘干设备日处理能力达150吨,有效降低了粮食损失。
海伦市前进镇双泉村大豆农业示范园区,1510亩核心种植区里,大型收割机穿梭作业,轰鸣声中豆粒归仓,一幅丰收图景正生动铺展。“今年大豆长势特别好,丰收稳了!”园区负责人董伟琢喜上眉梢。据介绍,该园区选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培育的“绥农94”大豆品种,其审定蛋白含量44.01%,抗病虫害、耐极端天气,且籽粒饱满、色泽金黄,经测产亩产达450斤。
“今年,海伦市落实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推进单产提升行动,建成15处市级大豆园区共1.5万亩,均采用大垄密植技术与高产攻关品种,粮食总产量达34.82亿斤,较2024年增长2.35%。其中,216.48万亩大豆自9月15日启动收获以来,目前已近尾声,预计10月末完成全市秋收。”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永久说。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海伦市216.48万亩大豆预计贡献商品豆7.5906亿斤。可补充国内大豆蛋白供给、保障食用油原料安全,进一步夯实东北粮食主产区作用。
据黑龙江省农情调度,截至10月14日,全省农作物已收获15359.5万亩。
作者:王晓宁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